底没救了,唯一的希望是“小日本打进来”。
在那之后,李肆不再提出任何关于管理或者改革的思路,一心只盼着尽快引进外来资本从而把整个体制推倒重来。
与此同时,李肆又不甘寂寞,不愿意无所事事。
引进外资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由不得老闸公司一厢情愿,在这漫长的等待过程中,李肆仍想通过某种方式刷刷存在感,也可籍此“挑斗”方方面面,不论是试探反应,还是埋下伏笔。
他决定投机取巧一番。
对付“老闸蟹”,任何手段都可以使用。
李肆在这方面没有心理负担。
看看当年他们是如何对待李山前和向东方的,李肆还有什么不可以做的?
2005年春节之后,李肆开始四处放风,自己打算离开公司,另寻出路。
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公司上下无不关注,兴高采烈者不在少数—这个刺头终于要滚蛋了。
汪候艳窃喜之情溢于言表,按耐不住地给自己的亲信龙共封官许愿,“你放心,那个生产副总的位置非你莫属。”
龙共时任生产部部长,是李肆的直接下属。
雷报本十分沉稳,始终不表态。
鉴于李肆没有正式提出辞职,雷报本干脆来个装聋作哑,一切照常进行。
虽然雷也是“老闸蟹”的一员,毕竟是一把手,责任在肩,知道轻重,也清楚谁才是真正能够独挡一面加强管理、开展改革的人才。
于是,雷李二人展开了一场隔空“双簧”,在没有事先沟通的情况下。
李不断宣扬非走不可,雷继续不停地给李布置各项工作。
这出戏码把一帮看客搞得云里雾里,真假莫辨。
几年前离开公司自办加工厂的原驻昆办主任包大兴得到消息后,前来看望李肆。
他是看穿了李肆的把戏的,一上来就开门见山地劝告:“没必要搞得这样复杂,当心雷厂长对你产生看法。”
老闸公司2004年“二次改制”前的称谓是老闸厂,包大兴一如既往地称呼雷报本为雷厂长。
对于包大兴的反复性情,李肆有所保留,不愿说得过于直白,只是含糊其辞:“雷厂长心里有数。”
两人的根本分歧还在于老闸公司的前途命运。
包大兴不相信公司真会倒闭。
他批判李肆,“不见得整个厂就你一个人是清醒的!”
李肆不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