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月光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精选小说

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精选小说

文盲写小说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主角是崇祯王承恩的军事历史《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是近期深得读者青睐的一篇军事历史,作者“文盲写小说”所著,主要讲述的是:“老天爷玩我啊,好不容易穿越一次,竟然穿越成了崇祯!”更惨的是,还有七天就到了他上吊的日子,这可如何是好!看着大明江山,看着后宫佳丽三千,他舍不得,真的舍不得。为了保住大明血脉,他决定无论如何都要送太子出去,于是,他杀奸臣,杀内讧的奸臣,杀投敌叛国的奸人……本想着将太子送到南京,他就可以安然上吊了,谁知情节发生变化,那些忠臣谋士纷纷站起来了,还要助他守住大明江山?他:“儿啊!你在南京玩几天就回来吧,大明保住了!”...

主角:崇祯王承恩   更新:2024-06-21 20:4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崇祯王承恩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精选小说》,由网络作家“文盲写小说”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主角是崇祯王承恩的军事历史《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是近期深得读者青睐的一篇军事历史,作者“文盲写小说”所著,主要讲述的是:“老天爷玩我啊,好不容易穿越一次,竟然穿越成了崇祯!”更惨的是,还有七天就到了他上吊的日子,这可如何是好!看着大明江山,看着后宫佳丽三千,他舍不得,真的舍不得。为了保住大明血脉,他决定无论如何都要送太子出去,于是,他杀奸臣,杀内讧的奸臣,杀投敌叛国的奸人……本想着将太子送到南京,他就可以安然上吊了,谁知情节发生变化,那些忠臣谋士纷纷站起来了,还要助他守住大明江山?他:“儿啊!你在南京玩几天就回来吧,大明保住了!”...

《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精选小说》精彩片段


浩浩荡荡的车队从东往西一字排开,两边站着锦衣卫和厂卫。

他们穿着京师三大营的盔甲,弓弩火器一应俱全。

内阁首辅兼兵部尚书李邦华站在高台上,目光扫视着台下。

负责护送的锦衣卫和东厂只有两千人,南迁的马车却超过了五百辆。每辆车上都装满了金银财宝,行驶起来笨重缓慢。

别说遇到流贼,就是遇到普通的毛贼也跑不起来。

而且。

据他所知,城门口还有百余驾马车在等。

那些马车里都装着勋贵们舍不得扔的宝贝,就算千山万水也要带到南京。

崇祯在王承恩的陪同下走出午门,看着黑压压的人群,心中窃喜。

这些马车得装了不少钱!

一众勋贵和朝臣在午门前并排站立,见皇帝出现,纷纷跪地施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李邦华走到崇祯身边拱手施礼:“陛下,三大营除守城人外,其余已全部驻扎在皇城之外;巡捕营,锦衣卫,东厂也已在午门外集结完毕。去往南京的勋贵和大臣已经上车,只等太子和陛下后宫车马到齐,便一同出发!”

“李阁老辛苦了,来,坐下说!”崇祯让人给李邦华搬了个凳子。

“臣惶恐。”李邦华被感动到了,他伸手擦拭眼角,眼神愈发坚定。

“王承恩,后宫准备的怎么样了?”

后宫理论上有很多东西需要带,但能搬走的却寥寥无几。

无非是衣服,珠宝,铺盖还有食物。

其他的就是人了。

太监宫女负责装车,其余人等负责管好自己。

“回皇爷!太子,永王,定王,昭仁公主,长平公主皆已收拾妥当,只等拜别陛下。”王承恩从身后回答道。

“嗯?懿安皇后呢?其他人呢?”

“懿安皇后誓死不去南京,说要与京师共存亡。周皇后和袁贵妃劝不动,便不再劝了。其他妃子也要留在就京师,陪着皇爷共抗流贼。”

“哎。”崇祯叹了口气。

大明的女人竟然贞烈如此,比朝堂上那些官员强了百倍不止。

“不去便不去吧,告诉太子他们,不比向朕拜别,此去南京路途遥远,要多加小心。”

“皇爷...车队还没出发,不如...”

“朕的话就是旨意,你只管传达!”

“遵旨。”王承恩无奈转过身,一瘸一拐的走向太子乘坐的马车。

看着浩浩荡荡的车队,崇祯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他指着车队说道:“李阁老,太子南迁的车队太过臃肿。一旦遇险首尾难顾,还不如留在京师安全。”

“陛下,他们不按照旨意来,臣也无可奈何。”

李邦华何尝不知?

旨意上写的明明白白:家眷不宜多,轻车简从。实际可倒好,这些人恨不得把家里的土都装上带到南京。

他管不了,也没法管。

“这事好办,何人负责护送?”

“陛下旨意上没说,臣便自作主张让左都督刘文耀负责护送。”

“宣刘文耀近前来,朕有话问。”

刘文耀毕恭毕敬的来到崇祯面前,由于穿着盔甲,只好拱手施礼:“陛下,臣刘文耀奉旨面君。”

“此去南京的马车有多少辆?”

“午门外有五百一十九辆,左安门附近还有百余辆。”刘文耀如实回答。

“太多了,传朕旨意,南行车队轻车简从,每户限四辆马车。给他们一刻钟的时间,时间一到,数量不符者留在京师与朕御敌。”

“陛下...”刘文耀大脑飞速运转,很快明白了崇祯的意图。

他停顿片刻后施礼道:“臣遵旨!”

小说《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嘶...

崇祯的祖父是谁?

明神宗朱翊钧,年号万历。

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最财迷的皇帝,没有之一。

若是说其他皇帝,这帮大臣们肯定不信。这事放到万历身上,没有几个不信的。

毕竟民间早就把万历皇帝在皇宫里藏钱的事传的神乎其神。

魏藻德第一个反应过来,虽然他们对怪力乱神的说法很是敬畏,但没有做实的事不能当真。

“陛下,不知银子藏在何处?”

崇祯扫了他一眼,转身对王承恩说道:“王承恩,养心殿后面有一处地窑,银子就埋在里面。你马上安排人去挖,掘地三尺也要找到。”

“遵...遵旨!”王承恩非常激动,此时的他早已忘记了皇宫礼节,一路小跑的冲了出去。

随着王承恩离开,皇极殿内陷入到短暂的安静之中。

所有人都在等。

崇祯坐在龙椅之上,内心淡定。

万历藏得这二百万两银子,史书上有记载,只是崇祯不知道而已。

他为什么不知道?

这在历史上是个谜题,解不开。

养心殿距离皇极殿不到五百米,王承恩把附近所有的太监,甚至锦衣卫都招呼过去刨地。

不多时,王承恩捧着一锭银子笑着跑了回来:“皇爷,按照您的吩咐果然在养心殿后面的地窖里挖出了银子,虽然不知道具体数量,但粗略估算至少百万两以上!”

哗...

朝堂一片惊呼之声。

这不仅仅是银子的事,还涉及到鬼神之说。

古人都是迷信的,对这种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王承恩立刻跪倒在地,先是对着天空虔诚的伸出双手,随后重重的磕头并说道:“天佑大明,吾皇圣明!”

在他的带动下,一众朝臣纷纷下跪。

“天佑大明,吾皇圣明!”

不等众朝臣起身,崇祯指着王正治的鼻子说道“王正治,你还有什么狡辩的?”

王正治已经懵了,这些银子如同一把尖刀扎进他的心脏,让他失去了抵抗的力气。

他跪在地上求饶:“臣有罪,...臣自愿捐出全部家产,求陛下饶了臣一家人。”

“什么罪?”

“臣有贪墨之罪!”

崇祯冷笑,“朕给过你机会!”

“请万岁息怒!。”

“陛下!王侍郎一时糊涂,请陛下饶了他。”

“陛下息怒,王侍郎不该贪恋钱财,更不该欺骗陛下。请陛下看在为朝廷效力多年的份上饶了他吧。”

见崇祯要对王正治下手,魏藻德,张缙彦,朱纯臣纷纷下跪求情。他们十分清楚如果王正治被治罪,后面倒霉的就是他们。

在他们的带动下,半个朝堂的大臣都跪下了。

随着求情的人越来越多,崇祯心中的愤怒也越来越难以平息。

这些书生口口声声为了大明,干的事却一心为己。

韩非子在《五蠹》中说过,破坏国家的五大蛀虫里,学者排第一。

学者中以儒生为最。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吗?

不!

是双标!

他们嘴里喊着这些口号,干的事却截然相反。

因为最终解释权在他们手中。

以袁崇焕为例,他不但取得了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甚至在崇祯二年解了京师之围。

这份天大的功劳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能封侯。

结果呢?在朝堂上受到弹劾,最终被凌迟处死。

儒家口中的仁呢?义呢?

怎么不见他们为袁崇焕求情和稀泥?

这件事发生后,君臣之间,尤其是皇帝和武将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不稳固。

就算袁崇焕该死,也不该那个时候死。

朝臣们都知道这个理,但就是不说,生怕自己受到牵连。

杀了他看似维护了皇权,实际绞杀的是武将们的忠心。

国家税收靠农民,征战沙场靠士兵。

然而。

朝堂上没有,也不欢迎农民和士兵。

于是农民想尽办法不再种地,士兵也不愿从军征战。

国力开始衰退。

明朝能灭亡,一半责任是封建王朝的客观规律在作祟。另一半责任由崇祯和这些儒生五五开!

而且。

崇祯十分清楚这些人并不是真心认错,只是为了苟活。

想清楚这些,崇祯怒道:“王之心!”

“臣...臣在。”

王之心正站在旁边看热闹,被突如其来的喊声吓了一跳。他谨慎地用眼角余光看向崇祯,见对方的怒意不在自己身上才松了口气。

“去,陪着吴指挥使一起去。把朕刚才念过名字的官员都查一遍,凡与所说不符者,不用请旨,直接抄家拿人。你们互相监督,务必核实清楚,抄没的家产交于户部。如有袒护错漏,就地正法!”

“是...是!”王之心哆哆嗦嗦的磕了个头,跟在吴梦明的身后飞速逃离皇极殿。

他有种预感。

当年扫除魏忠贤的那个崇祯又回来了。

不,比之前还要狠。那次只针对魏忠贤的阉党,这次皇上针对的是所有人!

他庆幸自己捐钱的同时又有些害怕,因为他的家产还有很多。

随着吴梦明和王之心的背影消失,崇祯终于松了口气。

关键时刻还得靠锦衣卫和东厂。

明朝皇权并不是一家独大,在很多方面都会受到辖制。

以军队为例。

京师除了勇卫营,崇祯能独自调动的军事力量只有锦衣卫和东厂。

其他的军队调动需要几个关键手续。

首先皇帝需和内阁商议完毕,内阁拟出圣旨,内阁和司礼监分别盖章签字。

然后内府御马太监拿着圣旨信物去往兵部调兵。

兵部确认无误后按照旨意配齐人员和物资,随后移交五军都督府。

某位都督确认无误后领兵作战。

中间少了任何一个环节,其他部门都不会理睬。这也是太监即便权势滔天,也无法造反的重要原因。

他们的权利再大,也大不过皇权。

皇帝都做不到的事,太监更做不到。

看着吴梦明和王之心远去的身影,王正治绝望了。

他想不明白崇祯为什么突然变了性格。之前是优柔寡断,现在是快刀斩乱麻。

他茫然的看着内阁首辅,把希望放到了他身上。

崇祯说的很清楚,被点名的官员都会查。

这些人的身份一个比一个尊贵。

有内阁首辅魏藻德;成国公朱纯臣;兵部尚书张缙彦;工部尚书范景文。

小说《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崇祯坐在龙椅上,平静如水。


来了!

该来的终究会来。

李自成被唐通困在居庸关外,刘芳亮必定会前往支援。

等居庸关告破后,兵合一处进攻北京。

崇祯问:“李阁老,你们内阁怎么看?”

“内阁尚未商议。”

“那就都朕这现场商议。”

不多时,方岳贡,范景文和邱瑜也来到乾清宫。

方岳贡率先说道:“陛下,河间距京师不到四百里,以刘芳亮行军速度推测,只需五天即可到达京师城下。臣以为,应该想办法让他慢下来。这样既能给京师军民争取时间操练,又能让唐通在居庸关多守几日。”

崇祯先是点头随后摇头,方岳贡的理论没问题,但也仅仅是理论。

具体怎么做?谁去做?如何调动大军?又如何排兵布阵?

一句没提!

这就是文人误国的典型。

不过这也不能怪他,这和买房子装修一样,负责设计的不施工,施工的不设计。

装的一塌糊涂后,设计怪工人,工人骂设计。

受害者只有业主一人。

崇祯就是这个冤大头业主!

朝堂上动嘴的不动手,动手的没动嘴的会说。

一旦他按照文臣的想法来,武将和皇上就只有被坑的份。

万恶的封建王朝!

范景文知道此中道理,现在他兼着京营总督,思考片刻后说道:“臣以为应该派出一支骑兵偷袭刘芳亮,无论成功与否都能拖延他的行军速度。若是侥幸能将他的粮草烧毁,刘芳亮部将不战自退。”

邱瑜拱手施礼:“陛下,臣以为此事不应与内阁商量,应该去三大营找那些武官,听听他们的意见。”

李邦华见气氛有些冷,立刻说道:“陛下,此事确实需要从长计议。臣提议将三大营,五城兵马司,锦衣卫,东厂,甚至勇卫营的将领都召集在一起商议。”

崇祯欣慰的点点头。

这些人终于能想到他前头去了,“准了,立刻将这些人全部召到乾清宫来。”

很快,一应人等全部到齐。

随着李邦华念出急报上的内容,这些武将纷纷皱起眉头。

范景文当着京营总督的差事,他顿时觉得脸上无光,于是说道:“五军营李副将,神机营张副将,神殊营王副将,你们都说说对策,此事没有对错之说,陛下也不会因为谁说了什么而降罪。现在朝廷正是用人之际,都说两句”

京师三大营各有一名副将,从二品武官,往下是参将,三品武官。

三千营王副将一身的肥肉,目光扫视一周后向前挪到半步:“陛下,臣以为什么都不用做。他若进攻京师,我就在城上防守。他若进攻居庸关,我就领一支人马从后方偷袭他的辎重部队,辎重一丢,军心也就丢了。”

崇祯点点头,这个死胖子说的话有点道理,但不多。

对方完全可以把四万人分成两路,一路防备京师援军,一路进攻居庸关。

如果这样做,死胖子将束手无策。

等等...

神殊营大部分都是骑兵,什么样的马才能经受得住这种身材的压榨?

不等崇祯询问,五军营李副将朝王副将不懈的撇了撇嘴,“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坚壁清野!将京师百里之内的百姓全部迁到城中,一是可以补充兵源,二是让流贼无法获得补给,时间一长,断了粮草,流贼自退!”

崇祯眉毛一挑,仔细打量对方。

李副将身材魁梧,体型适中,眉宇间藏着淡淡的杀气。

小说《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啊?”杜之秩失声喊了出来。

他面色铁青的趴在地上不停地磕头:“陛下,臣冤枉,肯定是有人陷害臣。”

“臣是陛下的内臣,誓死忠于陛下!”

见崇祯不说话,杜之秩转头看向王承恩。

“王公,我是您一手带出来的,绝不会背叛陛下,请王公明察!”

王承恩皱了皱眉,皇帝没有证据,那是冯元飏写的密信。

杀杜之秩就无非是安抚唐通。

想清楚这些道理后,王承恩冷哼一声:“杜之秩你私通流贼,证据确凿,还狡辩什么?来人,将杜之秩拿下,推出去听候发落!”

两个锦衣卫听到吩咐后推门而入,一左一右将杜之秩控制住,不由分说便往外拽。

杜之秩彻底慌了,他挣扎着看了一圈,目光落到唐通身上。

此时的他已经顾不得许多,大声朝唐通喊道:“唐大人,帮我求求陛下,我真的没有私通流贼。”

唐通冷哼一声,假装没听到。

杜之秩绝望了!

眼看就要被拖出大殿,崇祯伸手让两个锦衣卫停下,他面带微笑的看向唐通:“定西伯,按大明律私通流贼,该当何罪?”

唐通心头一震,立刻明白了崇祯的意图,他沉声说道:“按军法处置,当斩。”

“杜之秩身为监军,知法犯法,既然罪名已经查实,就按军法处置吧。”

唐通忍不住抬头看向崇祯,他搞不懂这位大明皇帝在搞什么名堂。

昨天派杜之秩监军的是他,今天要砍了杜之秩的还是他。

难道杜之秩真的私通流贼?

不...不可能!

任何人有私通流贼的目的,唯独太监们没有。

改朝换代可以用前朝的旧臣,也有娶前朝妃子的例子,唯独没有用前朝太监的先例。

杜之秩私通流贼图什么?

“唐通,杜之秩私通流贼,你还不替朕砍了他?”

唐通来不及多想,毕恭毕敬的跪下磕头:“臣,遵旨。”

说罢,他站起身来到杜之秩身旁,一把抓住对方的脖领子。

转身的瞬间,他再也掩饰不住内心的狂喜,狞笑着把杜之秩拖出大殿。

“陛下,臣冤枉!”

“冤枉啊!”

“冤...”

片刻后,杜之秩求饶的声音戛然而止。

唐通心满意足的回到大殿,之前对崇祯的不满,也随着杜之秩的死亡而烟消云散。

唯一不确定的是,下一个监军会是谁。

“陛下,臣已行刑完毕,杜之秩已死,不知陛下派谁监军。”

“没有监军。”崇祯微微一笑。

唐通愣了下,“陛下,臣没听懂。”

“定西伯乃大明之栋梁,朕相信你,所以不需要监军。”

“王承恩,去内帑给定西伯支取两万两银子,剩下的钱朕会想办法补上。”

看着高高在上的崇祯帝,唐通两眼瞬间湿润。

之前受到的委屈,不信任,在这一瞬间统统消失不见。

他伏地叩首到:“陛下,臣定当死守居庸关,不让流贼前进一步。”

“不,你不能死守!”

唐通一怔。

陛下又是杀人,又是给钱的,目的不就是想让自己给他卖命吗?

刚表态说死守,陛下为何不同意?

崇祯微微摇头:“李自成分兵两路进攻京师。他手下的大将刘芳亮现已占据保定府,一旦李自成受阻,刘芳亮肯定支援,到时居庸关被两面夹击,定西伯危矣。”

“这...臣...臣不怕死!”唐通硬着头皮说道。

“朝廷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朕不能让你身陷险境。你此去居庸关只需固守几日,在刘芳亮大军合围居庸关前,带上所有人撤回京师即可。”

“是...臣定当不负皇恩!”

吴孟明和王之心看着唐通远去的背影,心中略感不安。

唐通昨日私下对崇祯派杜之秩监军的行为很是不满。

今日皇上只杀了一个太监,便挽回了唐通的忠心。

虽然暂且看不出真假,但皇上收买人心的能力显露无疑。

安抚走唐通后,崇祯坐在龙椅上思考下一步的计划。

按理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问题是,现在他要兵没兵,要将没将。

受大明战神的影响,明朝后期的皇帝没有兵权。

京营有二十六卫,其中二十一卫多少都受兵部辖制。

他能独自调动的只有锦衣卫和腾骧四卫。

腾骧四卫后来改编为勇卫营,属于精锐中的精锐。

不幸的是,黄得功和勇卫营的精锐被他派去追缴张献忠,此时正在千里之外的安徽作战。

远水解不了近渴!

就算有兵权,京师也无人可用。

既然如此,只能用孤注一掷了!

“吴孟明,王之心。”崇祯闭着眼道。

“臣在。”

“锦衣卫和东厂在京师有多少人?”

“回万岁,锦衣卫有三千余人。”

“回万岁爷,东厂有两千人。”

崇祯在心里默默盘算。

三大营,锦衣卫,东厂,禁军,五城兵马司全部加起来,京师可用之人约有三万八千人,除去皇城必要的守卫,能调用的也就三万六千人。李自成大军号称五十万,实际也就二十。出陕西后分成两路,沿途需要驻守,进攻北京城的约有十一二万人。虽然数量没有想象的多,但有一半是他从陕西带出来的精锐。

一比四的比例。

老弱病残对精锐?

没戏!

当然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要想守住北京,最关键的还是钱。

人不够可以募兵,募兵更需要钱。

皇帝和士兵的关系就像老板和打工人。

有钱不一定卖命,没钱肯定不卖命。

那些当兵的吃不饱穿不暖,凭什么拼了命去保护稳坐金銮殿的皇帝?

钱去了哪里,怎么没的,与他们无关。当兵的只要没拿到钱,就会认为是皇帝的原因。

崇祯深谙此理。

况且大明末年明军战力并不低,有句话传的广: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何处有满饷,辽东皇太极。

“欠了几个月的饷了?”崇祯闭着眼继续问。

吴孟明和王之心互相看了一眼,同时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他们不好意思开口,怕揭大明朝的底,丢皇上的脸。

崇祯脸色一沉,“实话实说!”

“是,锦衣卫欠了五个月的饷银。”

“东厂也是五个月。”

崇祯叹了口气,想骂人不知道骂谁去。据他所知,京师的锦衣卫和东厂是欠饷最少的。

“你们自己算,补足之前的欠饷,每人再发五两守城银,总共需要多少?”

吴孟明眼前一亮,他才不管崇祯帝从哪儿弄银子,只要给银子就行。

片刻后,俩人把总数报给崇祯,“皇爷,锦衣卫和东厂共需七万五千两银子。”

“嗯,你们知道三大营欠多少饷银吗?”

吴孟明皱了皱眉,作为锦衣卫的头号人物,这种消息还是知道的。总督三大营的是襄城伯李国桢,他不想得罪对方。

王之心也怕得罪人,闭口不言。

“吴孟明你知道什么就说什么,都这种时候了没必要遮遮掩掩。”

“是,三大营基本欠饷八个月。”

小说《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由于有了养马的任务,他们的徭役和田赋便被朝廷免除了。

成化年间,随着赋役折银制度的开展,本质上是属于徭役的马政制度也开始通过各项途径向白银转化。

于是向朝廷交马的任务可以折算成银子进行缴纳。

马户不养马却有免徭役和田赋的特权,太仆寺便向这些人征收草料银。

空着的牧场租出去同样可以收银子。

久而久之,太仆寺的职位便成了肥缺。

王正治先是担任太仆寺卿,随后担任户部侍郎,在他家中仅仅搜出十五万两银子属实有些说不过去。

王之心想了想说道,“觉得少的话,一会可以从朱纯臣身上找补!”

“两码事!”吴梦明提高半个声调警告道:“我观陛下今日与往常不同,莫要因为这点钱而失了宠信。”

“你不说,我不说,陛下怎么会知道?”

吴梦明被噎了一句,叹了口气转移话题:“下一个就轮到成国公府了,有什么打算?”

王之心阴笑道:“我等是陛下的刀,让杀谁就得杀谁,别说成国公,就是嘉定伯也不在话下。”

嘉定伯周奎是周皇后的父亲,崇祯的岳父。

吴梦明被王之心的话吓到了,他伸出食指放在嘴唇上做噤声状,“王提督要小心,言多必失啊!”

吴梦明并非真的关心王之心,他能坐在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上全靠王之心提携。

如果王之心获罪他也会受到牵连。

王之心根本没放在心上,他指挥厂卫们将财产一分为二,一部分登记造册交接给户部,另一部分搬到东厂秘密仓库等待分配。

随后,一行人来到了成国公朱纯臣的府门前......

干净整洁的大街,高耸的院墙,气派的府门映入眼帘。

成国公府,定国公府,英国公府都在这一条街上。

王之心咬着牙,吩咐一声:“崽子们,硬骨头来了。这可是成国公的府邸,咱大明第十二代成国公,办好了没功劳,办不好全是苦劳。”

“知道该怎么办吗?”

“全听厂督的!”

“好!一会儿进去后只搜家,不抓人,尤其是女眷,绝对不能动!但凡有违抗命令的,杂家直接砍他的脑袋!”

“遵命!”太监们齐声回答。

王之心咽了口唾沫,迈步走上台阶。

正要拍打府门,被身后的马蹄声打断。扭头看去,两骑快马从同一个方向疾奔而来。

看来人的服饰可以分辨出一个是锦衣卫另一个是东厂厂卫。

他们分别来到王之心和吴梦明身边,压低声音说了几句话。

王之心和吴梦明同时变颜。

“陛下遇刺了?”王之心木在原地,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再说一遍!”吴梦明也以为自己听错了,让传信的锦衣卫又说了一遍。

天子遇刺?

这在历朝历代都是一件天大的新闻。

不,是天大的丑闻!

如果皇帝有个三长两短,那些大臣和勋贵会把他们这帮负责皇帝安危的人活活碾死。

确定消息无误后王之心率先反应过来,他大喊道:“小的们,有人敢行刺陛下,随杂家前去抓捕刺客!”

“遵命。”

吴梦明抽出腰间的绣春刀举过头顶喊道:“锦衣卫!”

“在!”

“有贼人行刺陛下,据可靠消息,刺客就藏在定国公府上,你们立刻将那里死死围住,苍蝇都不能放走一只。”

“听到没有?”

“遵命。”

定国公府!

有死人?

勇卫营千总李左的手一抖,装着金锭的布袋悄无声息的掉到了地上。

小说《大明:距离灭国还有七天?他坐吃等死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见王之心还要继续表忠心,崇祯微笑打断:“朕没有吓唬你,说的是真心话。现如今的朝廷,还有几个办实事的?”


“朕不怕花钱,只要能给朕办实事,花多少钱都可以。”

王之心一脸懵逼的跪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

崇祯可是皇帝啊!面对自己这种贪墨的行为不但不制止,反而要和他九一分成。

这是皇帝干的事?

崇祯不在乎王之心的看法。

他刚才突然冒出一个想法,这个想法需要大量的银子。

王之心的长处是敛财和敲诈勒索心选择对象不是朝中大臣就是勋贵宗室,这些钱不要白不要。

而且九一分成,不用参与经营,出了事他背锅,何乐而不为?

“去吧,朕乏了。”

王之心像做梦一样来到乾清宫外,看着漫天星空,他狠狠的抽了自己一巴掌。

剧烈的疼痛感让他意识到刚才不是梦!

他捂着红肿的脸,嘴角一咧,笑了。

他终于可以正大光明的抢钱了!

打发走王之心后崇祯直接去往坤宁宫,吃饭,睡觉,打豆豆!

......

清晨,皇极殿。

崇祯面无表情的坐在龙椅上看向众臣。

明朝早朝有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接见入京离京人员。鸿胪寺官员率先出班,对皇帝奏报入京谢恩,离京请恩的官员,这些人都是前一天在鸿胪寺报备过的。皇帝如果选择召见,那么这些人便需要入殿觐见;如果皇帝不见,那么便在庭下或午门之外,遥行五拜三叩之礼后自行离去。如果有他国来使,皇帝是必然要接见的。

第二部分:处理边关紧急要务。

第三部分:处理一般朝政要务。按照惯例,每个官员在奏事之前,“皆预咳一声”,这被称为“打扫”,这其实也有打招呼的意思在里面,从而避免两个人同时出班造成混乱和尴尬。

第四部分:处理失仪官员。奏事完毕之后,御史和鸿胪寺官员便先后出班,奏报早朝期间的官员失仪情况,然后一律进行惩处。

崇祯直接跳过了第一个环节,吩咐兵部尚书是否有边关急报。

李邦华轻咳一声出班:“陛下,今晨有三封急报。”

“流贼刘芳亮派出一支两千人的轻骑,朝天津方向行进,似是追击太子。”

“第二封急报来自居庸关,李自成主力先锋已到居庸关下,定西伯唐通死守不战。”

“第三封急报来自辽东,辽东总兵吴三桂、蓟辽总督王永吉奉旨勤王,所部预计十六日到达山海关(明朝叫山海卫,以后统称为山海关)。”

崇祯看向众臣:“诸位可有话说?”

内阁首辅李邦华出班说道:“陛下,太子已离京一日一夜,刘芳亮定然追不上他。当务之急是关注刘芳亮主力大军,一旦发现他们朝居庸关方向行进,应立刻派兵阻截,否则唐通和居庸关不保。”

李邦华所说的正是崇祯担心的。

问题是京师本就缺兵少将,谁去挡住刘芳亮的几万大军?

如果能挡住,他召见唐通的时候也不会给出那道逃跑的旨意。

李邦华说完后,朝堂安静下来。

所有官员仿佛产生了默契,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李邦华扫视着身后的朝臣,双目血红。

这些人...不配为臣。

崇祯淡淡一笑:“无妨,如果刘芳亮进攻居庸关,唐通会按照朕的意思弃关回京,协助守城。”

李邦华无奈的继续说道:“关宁军虽然行进缓慢,但肯定能在流贼攻城前抵达京师。”



“友军个屁!”高文采指着那个锦衣卫的脑袋破口大骂,“你他娘的没脑子吗?骑兵都是精锐,附近就算有精锐也被陛下调到京师驻防了。这些人肯定是穿着边军的盔甲的敌人,想用这种方法以假乱真。”


“传令所有人,准备迎敌!”

“高千户,邓珲怎么处理?”太监张容问道。

高文采看着一脸决绝的邓珲,心乱如麻。

太子的鹤驭距此不足十里,敌人的骑兵距此二十里,双方一旦遭遇,后果不堪设想。

在骑兵眼里,那些马车如同案板上的鱼肉,手起刀落就能收割对方的性命。

他必须立刻布防阻击敌人。

然而,邓珲和他的一千人想当逃兵。

怎么办?

“邓守备,刘都督距此不到十里,等他到了就能拿到钱,何必急于一时?”高文采试图说服邓珲。

邓珲不屑地笑了:“那些钱我们有命拿没命花,你猜到了南京后刘文耀会不会找麻烦?”

高文采没话说了。

确实,刘文耀即使给钱也是一时的妥协,到了南京绝对会算总账。

邓珲继续说道:“我邓某人只认一个道理,吃朝廷的饭,给朝廷做事。朝廷不给饭,我就不做事。你我都是军人出身,现在放了我,我和手下的兄弟们立马转身就走,绝不找你的麻烦。”

“否则咱们在这多拖一刻钟,太子那边就多一刻钟的危险。”

高文采死死的盯着邓珲,片刻后缓缓说道:“放了他,让他出去。”

太监张容试图阻止:“高千户,临阵逃脱者死罪,砍了他以整军纪。”

高文采摇头,吩咐道:“让他走。”

邓珲朝高文采点点头,“高千户,后会有期。”

转过身,对着张容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随即匆匆离去。

邓珲离开军帐后高文采才无奈的说道:“他既然敢来,就已经做好了对策。一千对一千,你我有几成胜算?”

“况且是不是逃兵不是你我说了算,他是五品,我也是五品,官职高的说了才算。”

“算了,多说无益。现在立刻启程与都督会合,保护太子。”

来到帐外,天津的守军已经开始撤离。

这些人手脚特别麻利,不消片刻就将所有的东西收拾干净,随后迅速离开。

高文采他们更快,直接丢弃了营帐,所有人快马加鞭赶路。

与刘文耀会和的路上,高文采不停地叹气。

邓珲是胆小怕死的人吗?

并不是。

他们做错什么了吗?

好像错了,又好像没错。

于国法军纪来说,他们错了。于情于理来说,他们没错。

总不能让他们饿着家人的肚子去保家卫国吧?

......

战马速度很快,借着月色一行人很快刘文耀会和。

左都督刘文耀得知邓珲临阵脱逃后顿时大怒,但事已至此无法挽回,只能让人记下来秋后算账。

“报..,都督,西北十里发现一支骑兵,人数约有三千,正朝我方赶来。”

刘文耀刚想询问军情,探马便报告了消息。

负责侦查的锦衣卫坐在马上报告消息后没有停留,扬起手中的马鞭在此疾驰而去。

刘文耀知道不能在犹豫了,在犹豫下去不但太子难保,整个南迁的队伍也将全军覆没。

“高文采!”

“末将在!”

“我再给你一千人马,你带着两千人前去御敌,不管用什么办法,必须拖住敌人,记住了吗?”

“遵命。”

他转过身,对着身后的将士们喊道:“强敌当前,全体听命。”

“太子是国之储君,大明的未来。”



“遵旨!请陛下移驾到旁边军器局的院子,按规矩仓库附近不能有火。”

等崇祯在来到军器局后锦衣卫早已清场,现场除了范景文、焦勖和汤若望以外,再无其他官员。

军器局测试火器威力的院子很大,远处的地面上扎着木桩,再往远处种着密密麻麻的树木。有的小树上面绑着木板,有的扎着草人,草人身上穿着各式各样的盔甲。

工部不仅制作火器,还负责制作防具。

颇有种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意思。

火器依次摆放,只等点火测试。

得到崇祯的示意后,王承恩安排随行的锦衣卫开始测试火器。为了保护皇帝的安全,测试火器的工作继续由锦衣卫来完成。

轰!轰!轰!爆炸声不断。

各种各样的火器被依次点燃,整个军器局院子瞬间被烟雾笼罩...。

看着木桩上被洞穿的铁甲和木板,范景文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放眼整个大明,只有他工部的火器能称最强。

“不知火器的威力是否符合陛下的预期?”

崇祯直摇头,“不够!”

范景文嘴角抽了抽,这些已经是大明的家底了,陛下还想要什么?

他低着头问道:“陛下,臣不明白。”

崇祯反问:“如果流贼攻城,你用哪些火器应对?”

“远处用火炮,近些用鸟铳和佛朗机铳、弓弩,再近可以用火铳,滚木礌石。”

“如果敌人冲锋到城墙之下,火炮和佛朗机笨重,无法调转炮口朝下发射,能用的火器还有哪些?”

范景文皱着眉头想了想,说道:“火枪,火铳,手铳足矣。”

“你敢保证工部的火枪和火铳,能穿透流贼身上的重甲和手里的厚盾?”

“不...不敢保证。”

崇祯冷哼一声。

他看火器不是为了听个响,而是根据他们的实际使用效果,考虑如何在守城战中发挥最大威力。

以明军现在的火器,没法守城。

三大营的老弱病残虽然战力低,但好歹会使用火器。

招募来的新兵蛋子就算能学会使用火器,也无法在短期内熟练使用。

稍有不慎误伤友军。

误伤人还好,一旦失误击中火药箱,后果不堪设想。

范景文见崇祯似有不悦,急忙问道:“陛下,库中还有一些被淘汰的老式火器,需要测试吗?”

“不用了。”崇祯挥手让焦勖和汤若望来到近前,低声问道:“你们工部能不能制作一批手雷?”

范景文一脸茫然的看向焦勖,焦勖同样茫然的看向汤若望,汤若望则懵逼的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都不知道手雷是何物。

范景文搜肠刮肚的想了一会后毫无头绪,只好低声下问:“陛下,手雷是何物?”

“你们可以把手雷理解为大号爆竹,爆竹外面包裹一层铁皮或铁珠,爆炸后铁珠四溅,以此伤敌。就算敌人有重甲罩身铁珠无法穿破,爆炸的巨响也可以将敌人震成内伤。”

“朕的话,你们听明白了吗?”

三个人先是互相对视一眼,思考崇祯的想法是否可行。

爆竹能炸伤人。

每到过年,各地均有爆竹炸伤孩童的事出现。

不过想炸伤人得有两个前提。

一,爆竹距离人足够近。

二,威力足够大,如果对方有盔甲,爆竹火药的使用量将是惊人的。

范景文第一个反应过来,点了点头。

他饱读诗书,此时心中已有了手雷的雏形。

手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中期,那时的人们把火药制作成各种形状杀伤敌人。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