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十年六月,己卯日(7月28日);“废物!”
“都是废物!”
“治不好观音婢朕要诛尔等九族!”
时年三十七岁的太宗皇帝在丽政殿大发雷霆;切因为床榻上躺着的是与其相伴二十三年的观音婢——长孙无垢。
此时的长孙皇后面若金纸,呼吸微弱,不难看出已是药石无医;十几名太医署的御医跪伏在地,浑身颤若筛糠;床榻上的长孙细声喊到:“二郎”,闻言,太宗疾步于榻前,握住长孙的手:“观音婢,二郎在,二郎在这陪着你,你想说什么?”
长孙皇后说:“臣妾想最后请陛下一道旨意。”
太宗立刻说到:“观音婢,只要你好起来,别说一道,就是十道百道千道,朕都允你。”
长孙摇摇头,说到:“臣妾自知命不久矣,上不能侍奉在陛下左右,下不能拂照诸子女,臣妾已是愧对陛下,如今臣妾已不作他想,惟愿陛下不要妄造杀孽,希望陛下能赦免诸位太医,臣妾之病非药石可医,诸位太医也已经尽力,这是臣妾最后一个愿望,希望陛下勿要拒绝。”
太宗闻言,沉思少顷,开口说道:“还不谢皇后恩典?!”
诸位太医闻言对视一眼,如蒙大赦,磕头谢恩到:“谢皇后仁慈!
臣等不能救治国母,不求活命,仅望圣上宽恕臣等家眷,臣等无能,甘愿受死!”
太宗闻言说到:“朕既然答应皇后不会治你们的罪,君无戏言,难道尔等认为朕是那反复小人!?”
“臣不敢!
臣死罪!”
“滚出去”!
诸太医应诺,躬身退至殿外。
殿内,烛火通明,皇子皇女尽皆跪伏于地,殿外,皇室宗亲、文臣武将几乎将整个丽政殿团团围住,皆不敢言;“承乾,你到母后跟前来…”长孙气若游丝的声音再度传出。
“母后!”
时年十七岁的太子李承乾跪行至长孙榻前。
“承乾,你父皇为天子,也是大唐百姓的君父,肩上担着整个大唐,如今母后又要去了,而你是长子,此后众弟妹,母后就托付给你了,望你能竭力护持诸位弟妹,无论如何,你手上不得沾染弟妹的血!
你可记住了?!”
长孙尽管此时已经气若游丝,但此番话讲出亦有声嘶力竭之意。
众皇子公主听闻此言,皆再次伏首痛哭!
太宗闻言皱眉:“观音婢,你这是何苦?”
太宗心里清楚,长孙作为他“玄武门之变”的第一支持者,唯一担忧的就是自己的子女重蹈武德旧事,表面上临终前要李承乾的一个承诺!
其背后的深意更是要李世民给他一个承诺:“太子只能是李承乾”!
“不得改立太子”!
“宗祧继承,长幼有序”!
李承乾闻言,知道这是慈母给他求的最后一道护身符,顿时以头抢地,泣不成声:“母后!
儿臣发誓,儿臣今后定会以命护持诸弟妹,若违此誓,教儿臣刀斧加身,永世不入轮回”!
长孙闻言,遂看向太宗,少倾,太宗开口:“承乾,你已经十七岁了,也该替朕分忧了,朕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已经领军出征了,以后大唐终归是要交到你手里的,今后你就随房相等人在内阁参知政事,要尽心学习,多听多看少说”。
长孙知道,这是她陪伴了二十三年的二郎给她最后一个也是最重的一个承诺:让李承乾参预国事,稳固他的太子之位!
————————贞观八年,巡视九成宫遇事,帝着甲胄出房,观音婢随之,帝问遂答:“上既震惊,吾何心自安!”
自此长孙的气疾日渐加重,渐不能理事,太宗寻医问药夜不能寐,但收效甚微;直至贞观十年六月,长孙薨逝。
长孙十三岁嫁给李世民,武德年间,李世民常年率军征战,长孙则在长安维系李渊和李世民之间的父子亲情,并对李渊的妃子恭敬有加;正因为有长孙在后方斡旋,李世民得以从秦王一步步成为天策上将,直至“玄武门之变”,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同年两个月后禅位于李世民,李世民登基称帝,改元“贞观”,即位十三天后,册封长孙为皇后。
《旧唐书》有记载:“及难作,太宗在玄武门,方引将士入宫授甲,后亲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
玄武门事件当日,通常站在丈夫身后的长孙出人意料地出现在李世民身旁,从容勉励将士,将士们无不感激秦王妃的亲自慰勉,因此更奋发无畏。
可以说,长孙在李世民作为天可汗的辉煌岁月里扮演了一个举重若轻的角色。
平日里太宗与大臣奏对,时有争执,以魏征为最;激烈时太宗甚至多次要处死魏征,长孙虽表明不会干涉朝政,但在大臣触怒太宗时,长孙就会以诙谐的方式来劝诫太宗;魏征,房玄龄,杜如晦,李靖,秦琼,皆受其恩。
上,能明谏君王,下,能庇护良臣;就是这样一位贤后,在今天迎来了她生命的终点,而她的人生终点,仅仅只有三十六岁。
当长孙的手从李世民手中垂落的刹那,这位历史上气吞寰宇,威慑列国的天可汗不禁垂泪大喊:观音婢!
顿时,殿内的皇子皇女尽皆伏地哭嚎,“母后!
~”长乐,晋阳,新城等诸公主多有昏死倒地,霎时殿内乱作一团。
动静传到殿外,内侍宫娥,文臣武将以及皇室宗亲也知道长孙皇后薨逝,随之全部伏之于地,伴随阵阵啜泣声,皆嘶哑开口喊到:“恭送皇后殡天!”
随之整个皇宫尽皆发声:“恭送皇后殡天”!
“当~当~当~”钟响二十七声,钟响时,皇城内外一片肃静,钟响后,满城哀声!
长孙皇后——薨逝!
谥号——文德,葬昭陵;帝甚悲,传旨辍朝三月;众臣谏之,帝不允;再谏,仍不允;后谏,帝允之,改旨为罢朝一月。
后筑高台于宫内,对昭陵,帝常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