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季节,村里的人们各种忙碌,年纪稍大的忙着采茶叶。
年轻夫妇没出去打工的,早上下山去割橡胶,中午回家休息一会儿又去烟地里管理烟草。
在村里人看来,捡菌子的都是闲着没活干的人。
今天运气跟昨天一样好,张阿荞一伙人背着满满一大背篓大红菌回来了。
春东妈用塑料布还提着一大包牛肝菌。
回到春东家门口,春东以为不会这么早回来,还在睡午觉。
他们开始分拣菌子,把最嫩最新鲜的放进塑料筐里,分拣好菌子。
张阿荞准备回家。
这时,在离春东家100米远处停下来一辆白色车,一个年轻的女人戴着一副墨镜从车上下来,用手理理头发,摘下墨镜问到:“大婶,我们是乡完小的老师,今天来这个寨子家访,也不知道哪家住在哪里?
就摆出学生名单。”
张阿荞不识字,只好无奈的问:“你说嘛,你们要去哪个学生家?”
戴墨镜的女人说道:“那就先去王健家,我记得这家是留守儿童。”
张阿荞急忙说道:“王健就是我家孙子,诺,他兄弟俩跟我上山捡菌子刚回来,在那边。”
张阿荞回头喊:“阿健、阿源走了,回家!
老师来家访了。”
王健正和几个小朋友在春东家门口玩着,听到奶奶喊他,赶紧朝奶奶的方向看去。
:“哇!
怎么会是我们语文老师啊?
是什么风把她吹来这里了。”
王健和王源走过去,和老师打招呼。
王健对奶奶说:“奶奶这是我的语文老师,张老师。”
张阿荞不知道说些什么好,呵呵的笑着说:“走,去家里坐坐”。
张老师看看手腕上的手表说:“那好吧,我们先去你们家。”
张阿荞家那里车开不进去,只有一条摩托车路。
他们只好把车停在村委会门口。
从车上下来和张老师一起来来的三个同事。
他们西人,跟着王健奶孙三人,到了王健家。
兄弟俩赶紧端出小塑料凳子。
奶奶拿了纸杯倒出开水。
王大明听见有人讲话也就从屋里出来了。
张老师说:“今天来家访目的是来跟学生交代假期安全,防溺水、防交通、防泥石流、防雷电……”张老师一条一条念着,一共说了十点。
接着张老师叫兄弟俩拿出假期作业,检查了作业,提了几点意见,然后一起来的几位老师,还有王健爷孙西人一起拍照。
证明来家访过,留个痕迹材料。
张老师看看表,己经两点多了,来不及一家一家去家访了,这个寨子的学生在中心校上学的有十几个。
几位老师联系了家长,有些家长还在地里干活,有的小孩不在家跟父母去干活了。
张老师看了王健一眼说道:“你兄弟俩,去找找这些同学,叫他们家长在家的和家长一起来村委会门口。”
王健、王源兄弟俩照着老师给的名单挨家挨户去叫,结果找到七八个学生。
他们的奶奶跟在后面,不知道为什么?
都去了村委会门口。
张老师把刚才在王健家念了一遍的安全告知书又念了一遍。
其他老师给张老师拍照,大家一起又拍了几张。
张老师把该交代的事交代完了,叫孩子们相互传达,告诉今天没来这里的孩子老师己经来过了。
事情办完,张老师看了看村委会隔壁的西合院,看到XX希望小学的牌子,牌子有些旧了,这所村小去年己经撤并了。
所以这里的孩子从学前班就去乡上读了,或是家庭条件好点的在县城里买房去县城里读了。
村委会主任介绍,这里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有一到六年级共8个班,一到西年级都是本寨子里的孩子,五六年级是本村其他寨子的孩子都来这里上学。
最多时候有三百多个学生。
那时,这里的老师正式编制的只有三人,其他都是初中毕业或是高中毕业的代课老师。
张老师听村主任简单介绍后,随手拍了一张照片。
白色车驶出村口,消失在半山腰的小树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