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月光小说网 > 美文同人 > 宋海唐风

宋海唐风

佚名 著

美文同人连载

【起点第一编辑组签约作品】一个现代大学生穿越到了北宋崇宁元年,为了预防二十年后的覆国之灾,他不得不殚精竭虑,为自己打造一个安全、太平的未来。——————————轻松慢热型,建议收藏,养肥了再杀。建了一个群,74073081,欢迎朋友们加入啊,多提宝贵意见。...

主角:   更新:2023-08-08 04:49: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的美文同人小说《宋海唐风》,由网络作家“佚名”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起点第一编辑组签约作品】一个现代大学生穿越到了北宋崇宁元年,为了预防二十年后的覆国之灾,他不得不殚精竭虑,为自己打造一个安全、太平的未来。——————————轻松慢热型,建议收藏,养肥了再杀。建了一个群,74073081,欢迎朋友们加入啊,多提宝贵意见。...

《宋海唐风》精彩片段


李洪生百无聊赖地坐在太湖边的垂柳下,一边用手中的柳枝拍打着湖面,一边整理着自己脑中的记忆。
果然,网吧是新世纪的毒草,在连续三天通宵上网之后,李洪生终于在回宿舍的路上遭遇了不测——具体是被车撞了还是被雷劈了他已经搞不清了,只记得当时一阵轰鸣,本就已经迷糊到不行的自己便晕了过去,醒来时便发现身着长衫躺在了雕花大床上,脑子里面也是一团浆糊。
整整歇了三天,李洪生才缓过劲来,搞清楚了自己神奇地穿越了。如今正值大宋崇宁元年(1102年),李洪生历史学的不是太好,具体的公元时间倒是并不清楚,不过当朝皇帝的名字华丽丽滴给了他一个晴天霹雳——赵佶。
宋徽宗啊,有名的画家皇帝,更为倒霉的是这老小子眼看着金国打过来了,居然吓得赶紧退位当太上皇,结果到最后两个皇帝一起被掳到了北方惨淡而终。这倒也罢了,毕竟死皇帝不死自个儿,自己往南边跑跑好歹还有一百多年的太平日子过,宋徽宗的遭遇跟李洪生有一毛钱的关系么?问题的关键在于,这宋徽宗当朝年间,整个大宋是风雨飘摇奸臣辈出,尤其是著名的“花石纲”事件,闹得天下大乱,江南一地受害尤重,家破人亡者不计其数,生生整出了方腊之乱。这国内还算小事,国与国之间更是一笔糊涂帐,本想要连金抗辽,结果大宋几十万禁军连辽国的两万临时拼凑的军队都没打过,丢脸不说,更是漏了底,辽国一灭,这金国便忙不迭地南下,生生将北中国变成了鬼蜮之地。国难啊!
作为后世优秀的爱国人士愤怒青年,李洪生一想到自己投身到了这个混乱的年代就忍不住憋气。都说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怎么自己就偏偏置身在这了个乱世大熔炉中呢。恨恨地把柳条扔进湖中,站起来拍了拍屁股上的——饿了,不想了,回家吃午饭去。
…………………………民以食为天…………………………
李洪生如今的状况还算不错。这具躯壳的原主人叫李鸿盛,李洪生鸠占鹊巢,自然也就占用了这个名字。这李鸿盛不过十五岁,正在读私塾,倒不是为了考科举,而是李家世代经商,作为嫡长子,不识字可如何继承那万贯家财啊。
爷爷李达炫目前身体不是很好,家族的事情基本上交给了,父亲李展慕负责。
老爹李展慕作为一个大宋朝的有为商人,占了苏州城两成的丝绸贸易。别看只有两成,苏州城丝绸一向是贡品,即便是在市面流通的,数量也是庞大至极,缘此每年的纯利都不下五十万贯(注1),李家在苏州城也算是数得上的富豪之家了。不过商人毕竟不受士族待见,虽然有钱,社会地位倒是不高,而且也怕官字两张口,倒是不敢露富,时常做些筑桥铺路的事情,在乡里名声倒是不错。
母亲王氏也是个慈眉善目的好人,本来是来这太湖边的烟波庄避暑,结果前几日李鸿盛大病一场,她也是急火攻心,跟着病倒了。如今李鸿盛已经醒来,可她还躺在床上,不过精神倒是好了不少,李鸿盛心中暗自感动不提。
李鸿盛下面还有庶出的一个弟弟李鸿昌和一个妹妹李鸿荣,都只不过是七八岁的年纪,目前都是跟着生母住在苏州城城中。
嫡亲的家属情况就这样了,李鸿盛草草扒了几口饭,向身边的下人问道:“陈管事,娘亲今日身体可好些了?”
“回大少爷的话,主母今日好了不少,大夫说药再吃上两日便是无碍了。”旁边站着伺候李鸿盛吃饭的陈管事接口应道。
“如此便好。”李鸿盛擦了擦嘴,随手把碗放下,“我这就去看看娘亲。”
旁边陈管事一边示意下人过来收拾,一边紧跟在李鸿盛后面向内宅走去。
烟波庄也是李家的一宗大产业,自然要有信得过的人看着才放心。这陈管事原先也就是跟在李展慕身后跑腿的一个小厮,由于甚是忠心,便赏了他个管事的位子。这烟波庄每年只有王氏在这里呆上四五个月的时间,王氏也是个好说话的人,陈管事倒也不用费多大心思。除此之外,他还负责附近佃户的租子。李家对佃户一向宽厚,租子也不甚高,而且也不要求非要银两,粮食抵租也成,由是在乡间得了个李大善人的称号。即便如此,这过手的银钱也不是小数,这些年来,陈管事也算是小有余财。既然靠着李家得了如此好处,自然更是忠心耿耿,这些日子来跑前跑后服侍得极为周到。
穿过两个小花园,来到王氏居住的正屋,李鸿盛伫立于门外,恭谨守礼地在屋外大声道:“娘亲,孩儿来看你了。”
“大少爷,夫人唤你进去。”立时便有一个丫环出来。
“彩霞,娘亲今日身体可好些了?”李鸿盛一边往屋里走一边向那个丫环问道。这彩霞比他大了四五岁,服侍王氏也有七八年了,算得上是王氏的贴心人。李鸿盛原本也是个甜嘴的,平日里跟彩霞的关系也还不错。
“夫人今日身体好多了,中午也喝了两碗粥。”彩霞抿嘴笑道,伸手撩开帘子让李鸿盛进屋。
“娘,”李鸿盛进了屋,转进左厢房,绕过屏风,正看到王氏半靠在床头,正碰着一本话本,“娘今日气色好了不少,孩儿也就放心多了。”
王氏放下手中的话本,笑着看了看李鸿盛:“盛儿,你大病刚好,也别到处乱跑,小心着点身子。旺财那小厮呢?怎么也不紧跟着你?”
“有劳娘亲关心了。孩儿也就去湖边晒了会子太阳,眼见着晌午了便回来吃饭了。这几日有几分思量,便打发旺财帮着跑跑腿。”说起旺财,李鸿盛真是一头的黑线。想当初,看到电影和小说里面,是个小厮便叫做旺财,没想到如今自己穿越了,居然这么狗血的事情也发生在了自己身上。不过貌似旺财都比较忠心,自己身边的这个这些日子看下来,再结合以前的记忆,倒也确实是个靠得住的角色,脑子也有几分灵活,自己从以前积存下来的例钱中拿出了一些银子吩咐他去办事,也算是一个考验吧。
——————————
注1:据《宋人生活水平及币值考察》中引用,海州怀仁县(今连云港附近)杨六秀才或其寡妻刘氏,名不见经传,而家财上千万贯,一次捐款便有一百万贯。可见北宋末年,富户是相当富裕的,苏州城有数的富商单项年收入五十万贯也还算合理。按购买力平价来算,北宋末年高标准的救济标准是一个人20文左右,足够一天所活,每三十天大概600文,跟如今的低保相比,南京市每月360元/人,大体上2文钱相当于如今的一块钱,一贯1000文相当于500块,五十万贯也就相当于2.5亿,在现代的苏州城大丝绸公司每年盈利肯定不止这个数,不过考虑到古代生产力有限,钱也比较值钱,加之是小说者言,君且姑妄听之罢。


“哦?为娘这几日在床上躺着也甚是无聊。盛儿有什么新鲜主意,说来让娘听听。”听到李鸿盛说有“几分思量”,王氏也是颇有兴趣地坐了起来。
李鸿盛看了一眼旁边伺候着的彩霞,随口说:“中午怕是吃得有点咸了。”
“彩霞,你去东厢给盛儿泡壶蜜渍玫瑰茶来。”王氏不露声色地把彩霞支开了,“你这猴子,有什么心思这么缜密。”
“呵呵,娘亲。我是让旺财去拢了一批孤儿。”屋里就剩母子二人,李鸿盛也不遮掩,直接把自己的心事说了出来,“如今的形式虽说还算太平,可是宋辽之间的战事就没有断过,前几日又看到有南逃的难民,里面颇有些孤儿,看着也是凄惨,孩儿觉着他们还有些用处。”
“那你收拢来这些孤儿干什么呢?”王氏颇为奇怪。
“教他们读书。”自己的计划能否成功实施,王氏的支持至关重要,李鸿盛也没指望能绕过王氏,毕竟母子连心,说开了反而好,“如今弟弟也要开始读书了,而且颇得父亲欢心,加上三娘……”
“不要提那个狐狸精!”王氏恼火地打断了李鸿盛的话,“三娘,她也配!”
“娘,毕竟她也是父亲下过聘的,孩儿倒是不得不这么称呼。”稍稍解释了一下,李鸿盛又接着说,“很难说父亲以后的家产是不是会分给鸿昌一大块,既然孩儿如今也算是懂事了,有些人手日后也好帮衬着些。”这几年来,王氏因为三娘范华的缘故着实受了父亲的冷待,也难怪她火气大,不过正好用这个借口引起她的共鸣。
王氏点了点头:“不错,还是自己调教出来的人用得顺手。盛儿,你果然经事了不少,你先做着,若是手头紧了,来跟娘亲说一声。”父亲尽管冷待发妻,但是该有的银钱还是一分不少,王氏作为主母在家族里面也还能说得上话,每年的用度甚是宽裕。
“那就先谢谢娘亲了。”李鸿盛心中大喜,面上却还是谨小慎微,“孩儿也是自己思量着,难免有些疏漏,娘亲还是要在旁边照看着,免得孩儿走了岔路。”
“你这孩儿,还是那个谨慎性子。”王氏爱溺地看了他一眼,“去吧,为娘再看会儿话本便要午睡,你也别太累着了。”
旺财离开了三天,带回来了七个孤儿,花了五两银子(注1),合理合法地将他们变成了李家的家奴——如今这年头,北方兵荒马乱,人命如草芥,逃难过来的人,只要有口饭吃,卖身为奴本是常事,更何况是当李家的家奴。
烟波庄很大,李鸿盛早就知道了,但是直到现在才有明确的认识。
为了安置这七个小孩,他去找陈管事要个院子,听了他的要求,陈管事七绕八拐带着李鸿盛到了一个打谷场:“大少爷,这个院子本是农忙时给那些短工们住的,场子也大,这边一排房子都还算好,每年都修葺过。现在农忙已经过去了,正好没人住。庄子里面就这一块最大了,要是这嫌小的话,就要到庄子外面找地了。”
这敢情好。诺大一个打谷场,估摸着算了一下,几乎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再看看那两排平房,李鸿盛满意地点了点头:“辛苦陈管事了。”
“大少爷哪的话,都是小人该做的。”陈管事犹豫了一下,还是问了出来,“大少爷,这几个孩子用得了这么大的地方吗?”
李鸿盛正在感慨烟波庄的占地面积,听到陈管事的疑问,开了个玩笑:“地方大了,小孩子才活动得开身子嘛。”看了看莫名其妙的陈管事,自觉笑话冷了点,尴尬地咳了咳,“若是见了成效,以后少不得还要再有人来,有这么个地方预备着,省得另找地方费时费力。”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李鸿盛不等陈管事反应过来,直接就奔着后面旺财带着的几个孩子去了。陈管事摇了摇头,全当大少爷的小孩子心性发作,反正这块地暂时也没什么用处,也由得李鸿盛去折腾了。
这几个小孩都是皮包骨头看不出个人形来,据旺财说,这七个孩子是跟着两批流民路过的,眼看着就要饿死,看到旺财招人,不管不顾也就来了。现在有点东西吃了,看上去还好些,若是一开始,只怕看上去更是瘆人。
看到李鸿盛走了过来,这几个小孩知道是东家来了,一个个都站得恭敬,眼神都带着敬畏,生怕一不小心得罪了东家,再被赶出去,可就没有饭吃了。李鸿盛看着这几个孩子,心中颇为满意:都是八九岁的年纪,正在观念的形成期,管教起来也容易一些。在他们面前站了一会儿,李鸿盛突然想起一个问题:“旺财,怎么没有小女孩?”
旺财一个机灵,赶紧回道:“少爷,我倒也问过,好像在过江前,那些流民已经把女孩都卖到扬州的妓院了。”
“真是作孽。哦,这次差事你办得不错。”李鸿盛也就这么一问,看到旺财诚惶诚恐的样子不由得好笑,便夸奖了他一句,“下次再去买人,记得买两个小丫头回来,光是小男孩也不成。”
得了李鸿盛一夸,旺财浑身的骨头仿佛都软了:“是,是,少爷怎么吩咐小的就怎么办。”
李鸿盛笑着吩咐了旺财给这几个小孩子洗浴换身干净衣裳安顿下来,便回房去策划该怎么训练这些小孩子了。
世界上最宝贵的是什么?人才?错!是忠心耿耿的人才!若是想要人才,李鸿盛大可以不必这么麻烦,但要求忠心耿耿,除了洗脑式教育外,他暂时还没想出别的办法来。这七个小孩既然被自己从濒死的流民转成了旱涝保收的家奴,感激之心自然是有的,但是忠心只怕也是寥寥,唯有自己不断地施恩、重复灌输忠心思想,这才能够保证他们将来的可靠。
——————————
注1:据《三朝北盟会编》记载,北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金每两价钱二十贯,银每两一贯五百文。岳飞的孙子岳珂的《金陀续编》记载,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银每两二贯三百文,金每两三十贯文。从这里能看出,金银的兑换率差不多1:10,但金银贵而铜钱便宜,差不多银铜兑换率在1两对2贯左右。这是因为宣和7年(1125年)金兵入侵后,物价飞涨、铜钱贬值的缘故。金兵南下后,大片国土沦陷、税基减小,产铜量也下降,而同时政府开支却并没有减少,宋政府财务紧张,钱币也开始粗制滥造(含铜量大幅降低),造成了币制崩坏和通货膨胀。到了南宋后,1贯铜钱的购买力远不如北宋。宋史上记载,南宋理宗绍定元年(1228年)的一两银子可换3贯300文。所以,以此类推,北宋在金兵入侵前,宋徽宗刚刚上台还没有发动花石纲扰乱市场经济的时候,金银兑换率为1两兑十两左右,银铜兑换率为1两兑1贯左右仍然是合理的,为了本书好计算,大家好阅读,干脆就取个整。反正是小说家言,非考据。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传统的启蒙读物《三字经》是南宋才有的,如今李鸿盛恬不知耻地在前面加了“李氏”二字,截取了南宋之前的一段,便心安理得地拿来教自己的第一批家奴了。《三字经》里面汇集了古人的忠孝思想,在教这些小孩子认字的时候便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应该不错,不看后世出了那么多忠君爱国的人才么。当然了,家仆培训中心的七个孤儿每天吃饭前必定要先感谢:“感谢大少爷救我们活命,感谢大少爷给我们饭吃,感谢大少爷教我们识字。大少爷的事就是我等的事,我等愿为大少爷奉献一切。”然后才能开始吃饭。每天睡觉之前和醒来之后也必须重复这几句话。李鸿盛心中暗自得意,虽说有点像邪教,但是这种洗脑式的灌输教育对于这个年纪的儿童来说最有效不过了。
这七个孤儿按年龄大小分别叫做阿大、阿二……,李鸿盛承诺,如果在年底的考核中谁能够通过自己的考验,那么李鸿盛将亲自为通过者赐姓、起名。中国人的家族观是深入骨髓的,即使是这几个小孩子,也知道自己如果被赐姓的话,那肯定是大少爷的亲信了,对那种认同感都颇有向往,看着他们渴望的眼神,李鸿盛知道,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是绝对不会偷懒了。
每天上午起床,绕着打谷场跑三圈之后吃早饭,便开始站队列一个时辰,用以加强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观念,然后要学习“李家拳”——其实是李鸿盛盗版的军训时的军体拳;吃过午饭,便开始文化学习,不仅仅要学《三字经》等启蒙识字教材,而且还要学习《李家家规》——当然也是李鸿盛自己编的,里面着重指出,李鸿盛的话便是他们前进的方向;晚上,李鸿盛则会跟他们讲述数学物理化学地理方面的常事——李鸿盛本人是文科生,这些常识只到高中为止,当然了,在这个年代,已经是先进得不能再先进了。
本来以为挺简单的,没想到自己操作起来居然这么复杂。李鸿盛郁闷地嘀咕着。如今为了这七个小孩,自己也陪他们一起吃住培养感情,当然了,旺财也自然跑不掉,也在旁边一直陪同。不过,一个月下来,这七个孤儿对自己的感情明显亲近很多,也算是劳有所得。眼看效果良好,李鸿盛又让旺财去收拢了些孩子来,嘱咐了他每个月都去看看,到年底最好能有个百多人。
不过自己的事情很忙,不可能将未来几年的时间都费在这些孤儿身上,李鸿盛花了不少时间把自己记忆中的学科知识记录下来,将可以普及的装订成《李氏科普知识手册》,交给旺财。旺财虽然名字听起来就像不学无术的,其实自小跟着李鸿盛读私塾,文化水平也算不低,每天带领孤儿学习家规的便是他了。如今得了这《科普知识手册》,每天晚上他便可以照本宣科代替李鸿盛讲课,李鸿盛总算能腾出时间来忙其他的事情了。
李鸿盛急火火地腾出手来,是为了一件火烧眉毛的事情——经济独立。虽然自己的例钱不少,可是如果以后还要再收拢家奴的话,这点例钱显然不够,若是单单依靠王氏支撑也不可能,毕竟自己打的是长远主意,短时间是看不到效益的,王氏一次两次投钱也不会说什么,但若是寄望于几年长远下来,也是不可能的。
至于生财的方法是什么,李鸿盛也早就想过了。大家都需要的也是最容易赚钱的,民以食为天,就目前的状况,自己贩不了私盐,开不了饭庄,不过有一样东西自己却是可以做到的,那就是冰糖。
北宋时期,甘蔗种植已经遍布苏、浙、闽、广等地区,糖已经成广泛使用的食品,几十年后的南宋便出现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制塘术的专著:王灼著的《糖霜谱》。不过这时候的糖制品主要还是红糖和饴糖。李鸿盛记得红糖之所以有颜色是因为里面有杂质的缘故。而制作冰糖需要洁净的白糖,否则冰糖的色泽就不是纯净透明的了。
看来要做成冰糖首先还要做白糖,李鸿盛知道要用吸附剂去除杂质,印象中中国古代是用黄泥水来干这活的。没有时间就没有发言权,李鸿盛也不清楚到底这么做行不行,便弄来一堆坛坛罐罐准备先做个实验看看情况再说。
把红糖放在锅中熬制,几乎到了黑色,再将糖浆倒入用稻草杜塞了漏斗口的漏斗中,等黑沙结定,除去稻草,用黄泥水淋下漏斗中的黑砂糖,果然看到黑渣从漏斗流入下面的缸中,漏斗中留下了一些白霜般的白糖。(注1)虽然损耗高了点,李鸿盛还是很高兴,市场上出现的白糖品质尚且不如这种品质极高的霜糖,售价还比红糖的售价甚至高出近十倍,扣除损耗,至少还有七八倍的利润。光是卖这霜糖都已经足够发家致富了。不过这制白糖的办法过于简单,若是制成冰糖,绝对更是暴利,毕竟现在还没有什么糖果之类的东西,这冰糖可以说开一代之先河。“科技就是金钱啊。”李鸿盛不由得感叹。
制冰糖是一件耗时间的事情。李鸿盛试图制作的是单晶冰糖,只是单晶冰糖制作工艺极高,将蔗糖溶液密封加温后,放到保温的地方,经过七天的渐次冷却结晶,在溶液中棉线上结晶出现的最终还是多晶冰糖。即便如此,李鸿盛心中还是满意至极。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慢慢来,总有一天能做出单晶冰糖来。
当霜糖、冰糖出现在王氏面前时,王氏几乎惊呆了:“盛儿,这真是你做出来的?”
看到李鸿盛确信无疑的表情,王氏几乎泣不成声。李鸿盛连忙上前安慰。
“盛儿,自从那个狐狸精来了,娘一直都是担心,就怕有一天……”王氏边抽泣边说着自己一直以来的担惊受怕。原来王氏自失宠以后,看到李鸿盛整日里面游手好闲,便一直担心自己将来老了之后会不会晚景凄凉。
——————————
注1:这步骤是百度出来的。到底黄泥水是个什么东西,小城实在是愚钝,就按照字面意思理解了,不过确实无法想象古人吃的糖居然是用烂泥坑里的水滤过的,幸亏小城生活在二十一世纪……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