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肖红向海的女频言情小说《我的那片海肖红向海全文+番茄》,由网络作家“肖红”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献给我景仰的先辈和同志张思德作为人民的樵夫你握枪又持斧的形象以后的许多年伴随那篇著名的演讲在我终生仰望的高度永远灿烂为挨冻的延安伐薪烧炭你把生命的每一天都干得热火朝天最后竟把自己也当成一根木柴投入炭窑实现了你对人生的塑造你代表这样一种人自己创造幸福却生活在幸福之外平凡的一生演释成一句著名箴言——为人民服务创造温暖的人永远被人民铭记你的思想和品德就如熊熊炭火温暖在人民心间你的身躯投向大地永远是一种站立
《我的那片海肖红向海全文+番茄》精彩片段
——献给我景仰的先辈和同志
张思德
作为人民的樵夫
你握枪又持斧的形象
以后的许多年
伴随那篇著名的演讲
在我终生仰望的高度
永远灿烂
为挨冻的延安
伐薪烧炭
你把生命的每一天
都干得热火朝天
最后竟把自己也当成一根木柴
投入炭窑
实现了你对人生的塑造
你代表这样一种人
自己创造幸福
却生活在幸福之外
平凡的一生
演释成一句著名箴言——
为人民服务
创造温暖的人
永远被人民铭记
你的思想和品德
就如熊熊炭火
温暖在人民心间
你的身躯投向大地
永远是一种站立
圣 地
具体到一首歌
一捧小米 一孔窑洞
一群光华万丈的伟人
延安 就这样
苏醒一些人的记忆
牵动后人不该淡忘的向往
在一九三六年的雨季
延安以伟大母亲的胸怀
接纳了失血的革命
从此贫瘠的土地
生长出坚韧的生命
小米为革命壮实了脊梁
黄土为先辈纯粹了信仰
窑洞里
锤子和镰刀获得了最佳形象
延安 曾用热血和汗水带走困难
小米加步枪
作为一代人的经典
贯穿了延安岁月
正气的怒火 从这里出发
燃成了人民战争的辉煌
一把把厚实的镢头
在炮火的余韵里
垦出了一块块绿洲
勒紧裤带的前辈
不仅养活了自己
也养活了一种理想
延安 作为革命成熟的象征
无可置疑地成为圣地
在中国的版图上
是另一种最高的海拔
她所代表的骨头和精神
亮在历史的高处
被我们永远珍藏
沉重的头颅撞向海岸
呼啸的手扯断每一根帆缆
雨 棒槌般捶打地面
风 渲染着惊恐的气氛
岛如巨大的鸟巢被打翻
一群落汤鸡样的海鸟
在绿屋檐下颤抖着不安
果实吹落成石头
羽翼在空中折断
茫茫大海如一块玻璃
心境被滔天的海水冲淡
我看见战友的绿军装
如风中翻飞的芭蕉叶
被海水慢慢地嚼退颜色
握紧的拳头比伤口沉重
浪漫青春被台风吹远
一颗颗红星犹如火焰
伴随悍烈的马蹄声嘚嘚驰来
照亮了被台风蹂躏的海岛
年轻的魂魄雕塑般
迎向与台风的角逐
怯弱消溶于水
蓝色背景注入了绿色围障
我如一只悬荡的沙袋
在狼藉的岛上奔来走去
勇往直前的姿势
一次次被台风绊倒
台风溃逃了
留下阳光和翻滚的海水
钢铁嚼不碎的海岛依旧
炊烟马上升起
只有盐在伤口埋着
夭折的残枝一脸梦魇
人在海岛
终将与台风相伴
迎迓台风是难得的人生体验
从台风中走出的人
握住疼痛 拎着风声
昂首挺胸 行进的样子
勇往直前
关于雷锋的故事
我们耳熟能详
他永远生活在我们中间
是我们的同志和伙伴
他的履历简简单单
他的事迹平平凡凡
没有金戈铁马 烽火硝烟
没有横刀立马 战场拼杀
形象既不高大
地位只是普通一员
但他总是装着别人的冷暖
心中满怀回报人民的情感
每天浇水扫地 执勤站岗
或为疲惫的老人做一根拐杖
或为雨天的乡亲支一把雨伞
他都干得那样专注 投入
充满了热情与愉欢
他象一盆火 温暖人民的心
他象一盏灯 给人以光明
今天,我们站在秋天的边缘
久久地向他仰望
让他光芒四射的果实
照亮我们的额头
让他纯粹的思想
抵达我们的天空
让我们在平凡的岁月里
战胜内心的平庸
象他一样流淌爱心 充满向往
把一些小事也干得怦然生动
仰慕英雄
是我生命中最可贵的部分
使我在市井声中保持高尚
安逸岁月保持激情
作为后人
我真诚地感谢雷锋
他不仅使我越凡脱俗
更是使这个时代
保留了一种精神
序 阳光照亮大海/周瑟瑟
大海并不总是明亮的,幽暗的大海在晃动,如一个人等待被照亮。肖红的诗集《我的那片海》通过叙事与抒情的方式,照亮了词语与生活,以他的朴实、温暖和激越的声调,去点拨微暗的时间之火,诗在晃动,在他的呼吸中,诗的生命有了饱满的状态。
肖红写阳光,也写大海。“我的身体被阳光照耀/如同一枚果酱”(《感受阳光》),阳光与他身体之间建立起了一条通道,诗的生命被他创造。他把自己看成“一枚果酱”,果酱意味着再次发生变化,“我的身体”即果酱的变化就是诗的变化,肖红抓住了意象所产生的奇异审美,把阳光具象化,“感受”便有了效果。
“感受”是肖红的诗歌写作方式,《感受传统》是他一组诗,“最后被遗弃的/是一把砍缺的马刀”(《马刀》),“草鞋远离/我们浮华的生活/已经很久很久/只有那些脚印/还散发着稻草与泥土的气息”(《草鞋》),他写的是具体的物,但情的进入速度很快,并且带着他的体温。“砍缺的马刀”背后的故事与人被省略,他只写这一把刀,如一束光打在你脸上,脸上的伤口更加清晰,情感的浓度被他提升。写草鞋他写到了脚印,“还散发着稻草与泥土的气息”,从细微处入手,再扩展至大的主题与思想,这样的路径是对的,避免了言之无物的危险。肖红将诗引向高处时,先从真实的感受找到切入点,最终把诗落到了情感的实处。“感受”是他平和的诗歌视角,用诗的语言去触摸生动的意象,以自己的方式抒情与叙事。
生命体悟与历史情感交织,肖红诗歌的历史情怀便有了人的体温,“一个纪念/像泊在这座桥上的积雨云/由小到大/生长了半个多世纪/连绵成一片冷峻的风景”(《关于一座城》),他没有在这首诗里直接写战争,但处处可见战争的残酷,“关于这座城的传奇/如久远的石埙”,肖红善于以身体的“感受”来选择诗的意象,让历史有了人性的热度,他层层触摸,从容推进情感的波浪。他从细小的波浪去写历史的大海。
以鱼的形状置身海洋
在礁石与海草之间
选择锚地
我听见我饱满的腮
吸吮着大海的乳汁
身体上升抑或飘降
缘于一种血脉的光芒
(肖红《向海》)
这个湖南男人对大海的情感来源于他的职业,他通过大海写出了他的辽阔与细腻。肖红以“我”为诗的出发点,把自己与鱼混为一体,“以鱼的形状置身海洋”,这样的想像与类比让人欣喜,肖红完全把自己视同于一条鱼了,否则他不会写出这样奇异的诗句:“我听见我饱满的腮/吸吮着大海的乳汁”,看一个人是否进入了诗的状态,只要看他是否敢于打破常规,去建立属于一个人的诗的世界。
肖红的诗歌世界有两个重要的元素支撑,一是情怀,一是想像。情怀是他的生命底色,大海、阳光是他的性格,也是他情怀的源泉。很难说大海是坚硬的,阳光是柔软的,但肖红心中有大海,阳光照亮了大海。想像是对一个诗人最基本的要求,但想像有高下之分,有的想像在诗之外,有的想像深入了诗的内部。当肖红写下“我听见我饱满的腮/吸吮着大海的乳汁”这样的诗句时,我看到了他跃入大海漂亮的身姿,那是一条诗歌的鱼,在想像的大海里,他发出了哗啦的声响,想像给诗打开了一条无限广阔的道路。
肖红是离开故乡的游子,他的诗里还有厚重的湖湘情怀。
故乡以外北回归线以南
如风的脚步
涉过八千里路云和月
(肖红《守望》)
大情怀给诗带来大格局,肖红“守望”的是一种爱,是他对故土的爱,他在《守望》中如此表达:“选择一种事物热爱/用毕生的感情/捍卫它的安详和坚定”,诗人的真诚无所不在,他近于宣言式的告白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所以,肖红是一位具有情怀力量的诗人。
浪花埋住的日子
天空蓝成梦想
剑鱼的心思被海挡着
我的头顶从未有过花朵
血液和思想
鸟一样离去
常常会有潮湿刮过眼角
自豪充溢的感觉
风一样吹过
(肖红《守望》)
同时,肖红又是轻盈的。读他这首《守望》,我是轻快而愉悦的。他一首诗整体上大开大合,把抒情落实在层层“浪花”之上,“剑鱼的心思被海挡着/我的头顶从未有过花朵/血液和思想/鸟一样离去”,肖红在诗里自由飞跃,从“浪花”到“剑鱼”再到“鸟”,他的心情豪迈又沉郁,他的诗是有“血液和思想”的,只是有一个历史性的过程,他写出的就是这样的人生过程。
肖红的硬汉形象在诗里表露无遗:
热爱一支枪
每天嗅着枪托上的老兵汗味
(肖红《枪:尾号530689》)
枪是他的一部分,作为军人的肖红,他在枪身上寄托了理想与情怀。不同与一般的军旅诗歌,肖红从生活出发,往往通向的是人性。“热爱”的宏大与“汗味”的具体,诗的细微感受被肖红写得亲切又真实,他是一个对生活观察细致的诗人。读他的诗,肖红的硬汉形象不时冒出来。
孤寂时 寄托于枪
透过准星看海和天
寻找鸟迹和云踪
枪口中的目标近在咫尺
我一一向它们瞄准
但从未把扳机扣响
枪在我们手中
杀戮 不是目的
而是一根拐杖
陪伴母亲们的安宁
又像一根缝衣针
缝补千疮百孔的和平
(肖红《枪:尾号530689》)
硬汉加柔情,才是肖红完整的个性。《枪:尾号530689》是军旅诗中较为特别的作品,从写枪写到了母亲,他的诗中有故事,更有大情怀。
当代诗歌现在处于一个分叉路上,诗歌语言的实验,诗歌的思想与意义的追寻,在不同诗人那里都有不同的表现,但大抵都处于一个端点,二者同时具备的诗人并不多。当然,我们无法要求诗人同时具有语言与思想的双重才能,当代诗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会出现新的发力点,当代诗歌从来不会在平衡中行进,以斜刺的方式挺进,以交叉的方式单向度地解决诗的问题,往往更为有效。
肖红在情怀与想像中去写自己的生活感受,无疑是真诚的写作。我并没有见过他,但通过我的好友吴晓的讲述,加上读他这本诗集《我的那片海》,我闻到了他身上大海的气息,那是生命的气息,就像与他相伴十年的枪托上的“老兵的汗味”。
肖红诗歌的“汗味”就是大海的“汗味”,盐与阳光的味道,我闻到了肖红诗歌散发出来的盐与阳光的味道。
2018年10月2日
北京树下书房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