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诸葛黄晧的现代都市小说《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优质全文阅读》,由网络作家“排骨”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热门小说《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近期在网络上掀起一阵追捧热潮,很多网友沉浸在主人公诸葛黄晧演绎的精彩剧情中,作者是享誉全网的大神“排骨”,喜欢军事历史文的网友闭眼入:道扎寨,阻止陆逊绕过秭归攻我巴东和巫县!”“诺!”在古时冷兵器的战争中,最常见的“攻城”或“攻寨”时,攻击的一方明显处于劣势。并且,进攻方不可能一次投入太多的兵力。因为兵马投入再多也没用,根本就施展不开。所以,在攻城时,攻击方一般以两千到四千人为一个批次,采用“添油”的方式多次进攻,根本不可能像“指环王”中那样扎堆出现。姜维这种一城一......
《穿成阿斗,打造千古盛世优质全文阅读》精彩片段
陆逊,字伯言,夷陵之战中,火烧连营击败刘备,一战成名;孙权称帝后,被赞为“社稷之臣”,曾任荆州牧、右都护,现在已被孙权被拜为丞相,总领三公事务,领武昌事。
陆逊领兵前来,秭归城的守将如临大敌,唯独姜维若无其事。
“大将军,陆逊以三万兵马屯于信陵,其余的七万兵马,分屯于西陵峡至夷陵之间的狭长地带,延绵数十里,好生壮观!”
廖化用“壮观”一词,明显是掩饰心中的恐惧。
“诸位将军,陆逊看似势大,但江边地势狭长,他这样布局,明显是在防御,意在防止我军进取宜都。”姜维解释后笑道:“所以,大家不必紧张。”
“大将军,话是如此,可是……我军总共才五万兵马,陆逊志在将我赶回永安,我不可轻敌啊!”
“不必担心,秭归城池坚固,我坚守不出,陆逊就无计可施!”姜维笑道:“廖化、张嶷,你二将引兵三万,在秭归城外当道扎寨,阻止陆逊绕过秭归攻我巴东和巫县!”
“诺!”
在古时冷兵器的战争中,最常见的“攻城”或“攻寨”时,攻击的一方明显处于劣势。并且,进攻方不可能一次投入太多的兵力。因为兵马投入再多也没用,根本就施展不开。
所以,在攻城时,攻击方一般以两千到四千人为一个批次,采用“添油”的方式多次进攻,根本不可能像“指环王”中那样扎堆出现。
姜维这种一城一寨的布局,看似分兵,实则比全部屯于城中更加有利:由于城、寨相隔不远,陆逊不论攻城还是攻寨,姜维都能相互支援;
当然,如果陆逊同时攻击两处,他自身的兵力也会分散,更利于防守的一方;
另一方面,这样的布局,也扩展了自己的活动空间,不会被敌方围困在狭小的城中。当然,陆逊的兵马也不足以围死秭归城。
……
信陵。
“丞相,我来信陵已有多日,为何还是按兵不动?”孙韶不解地问道。
“兵法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陆逊不紧不慢地说道:“我也想立刻赶走姜维,但是,他在秭归的部署毫无漏洞,我得另寻他法!”
“丞相,到底有何办法?”孙韶狐疑地问道:“要不……我引一兵,从夷水绕道攻取巴东,断姜维的粮道和后路?”
“再等等,很快就有机会!”陆逊自信地说笑道。
“报……”
“丞相,姜维派使者送书信送来,请问如何处置?”校事进殿问道。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陆逊说罢,接过书信,阅读后,又将书信交给其他的将领。
“丞相,姜维……想以我方被俘将领换回宗预?”孙韶不可置信地问道。这个时代的两国交兵,几乎没有“交换俘虏”的先例。
“不错!”陆逊不紧不慢地说道:“宗预出使建业,被我方软禁,一直未将其放回。”
陆逊说罢,未作考虑就给孙权上表,建议他将宗预送到信陵,以换回己方的将领。
成都。
“陛下!正如我之所料:魏国听闻我在大举炼丹,曹叡一口答应了两国的硫磺和硝石交易,他们几乎是以白菜价卖给我方,每都会派出三百人的商旅,将这些物品送到大散关。”
刘闪点点头,向朗又说道:“陛下,魏国并未同意“夹击吴国”的建议,但是,他们却有出兵的迹象!”
“魏国有何动向?”刘闪警惕地问道。
“陛下,据哨探和细作来报,魏国以征东将军满宠为主将,蒋济为随军军师,胡遵,田豫为副将,引兵八万出襄阳,一路南下,已经占领吴国南郡的编县、荆门等地,正在向当阳进发。”
刘闪和众臣始终猜不透魏国的用意,商议多时仍无结果。
……
秭归。
“大将军,探马来报,魏国大举南下之后,陆逊已经兵退夷陵!”
“大将军,魏国兵犯南郡,陆逊腹背受敌,末将以为,陆逊要么会救援当阳,要么会继续东退,抢在满宠之前赶到江陵。”
“报……”
“大将军!孙韶以潘濬为主将,吕壹、陈表为副将,引兵十万,已至竟陵,并在继续向江陵进发!”
“大将军,江陵是吴国南郡的重要城池,又濒临长江水道,吴国不敢失去此城,必会重兵救援!”
“大将军!吴国的意图很明显,就是集中陆逊、潘濬的二十万兵马保住江陵,并将满宠赶出南郡!”廖化欣喜地说道:“大将军,这正是我东进之良机,不可错失啊!”
“大将军,对吴国来说,秭归、巴东、信陵诸城,可有可无,无法与江陵相比!我正好可以抢占宜都!”张嶷建议道:“今,吴魏两国相持于江陵,我可立刻沿江而下,攻占宜都,然后留一队人马埋伏于荆门山和虎牙山,以阻吴军!”
“大将军,末将赞成张将军的建议!如此一来,吴军得胜后必会回军西进,我可假意放弃宜都退往宜昌,在荆门山和虎牙山伏击吴军;若魏军侥幸得胜,满宠也会损失惨重,我可趁魏军兵疲之时,立刻攻占江陵!”
这确实是个大好的机会,姜维正在犹豫,邓芝却说道:“大将军,末将以为,魏军必败!末将建议,我留一万兵马固守秭归,再拨四万兵马扎木筏过江,借机攻取临沮和当阳,断魏军之退路,然后向东吴示好,两国暂且罢兵,我仍得秭归、信陵和宜昌,这乃天赐良机!”
姜维考虑到自己的“二分天下”之策,几经犹豫后说道:“若要出兵,本将还是支持廖将军和张将军的意见:兵进夷陵!”
对众将来说,此次绝对是大好良机,不论攻魏还是伐吴,皆对己方有利,于是纷纷请战。
“廖化、张嶷,各领三千兵马,先夺信陵,再取宜昌;高翔、邓芝,领兵六千为后援,待控制宜昌后,你部转为前锋,廖化、张嶷转为后援,沿江而下,占领宜都。”
“诺!”
四将率兵离开后,姜维总觉得有些不对劲,直到半夜,姜维又令道:“张绍、傅佥,领兵一万,往西至巴东城,然后立刻南下,绕过建始、恩施二城,再沿夷水而下,直取佷山、长阳!”
“这条路线,正是吴军败逃时大迂回的路线,它绕了很多路,大将军的意思是……”
“我兵分两路取宜都,胜算更大!”姜维说道:“夜已深,诸位将军可早去休息,容本再详加斟酌!”
“诺!”
凌晨。
姜维仍未睡下,他总觉得有些不对劲:满宠进兵,为何如此迅速?
姜维心头猛地一颤,详细阅读细作送来的情报后,发现满宠南下时,并未遇到吴兵的抵抗,几乎兵不血刃就抵达江陵。
“不好!中计了!”姜维发狂般地大声吼道:“廖化、张嶷、高翔和邓芝四将危矣!”
“哦!还好你是我大汉的百姓,否则,我们都要遭罪了!”小莹放松了警惕,站起身犹豫了一下,还是将中午未吃完的面饼递给她。
女子接过饼,猛地地咬了一大口,未嚼几下就硬吞下肚,咽得满脸通红,呛咳不止。
“小妹妹,你慢点吃,这里还有!”另一名婢女蔡洁也将自己剩下的面饼送到女子手上,然后问道:“小妹妹,你叫什么名字?怎么只有你一个人?你的家人呢?”
“女主,我……我家人都没了……”女子说着,几颗泪珠翻涌而出,又赶紧将饼塞到自己嘴里。
“看你说的,咱只是侍婢,并非富家的女主,你叫我蔡洁就行!”
“小妹妹,你要去往何处?”小莹关切地问道,她的出身与这名女子几乎相同,有种同病相怜的感觉。
“我……我想去成都,我要找我夫君!”女子坚决地说道。
“这里就是成都,你夫君叫什么名字?如果你肯告诉我,我可以让宿卫兵帮你打听!”
“我……这……我也不知道……只知道他是一个将军,骑着马,受了伤……”
“原来……你还没有正式成亲!可是,你不知他的姓名,这就不太好办了!”小莹很想帮她,却不知从何下手,略微犹豫后说道:“小妹妹,若是你没地方可去,就来咱们的西织吧,至少每日能吃上饭,每月还能领到铢钱!”
“我……我想找我夫君……”
“哎呀!小妹啊,我看你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你又不知夫君的姓名,成都城这么大,你能怎么找?”
“是啊,小妹妹,你还是来我们西织吧!你做上个几个月,等你领到铢钱之后,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这样才能去见你的夫君嘛!你看你现在这个样子,你夫君肯定会嫌弃你的!”蔡洁也在一旁好言相劝。
近日,前来织坊应征的女子都会纺纱织布,几乎没有会染色的,而且她们都不愿意学染色。
所以,东织那边人满为患,西织却没招够人,蔡洁也想努力一下,看看能否争取这个无处落脚的女子。
“可是……我……我只会采药……你们说的西织……又是什么?”女子疑惑地问道。
“咱们西织,就是染布啊!你看咱们的布多漂亮!”小莹见女子有些动摇了,赶紧说道:“你放心,就算你不会做,也会有人专门教你,很快就能学会!”
女子犹豫着点了点头,蔡洁急忙问道:“对了,小妹妹,你叫什么名字?我这就带你去西织,咱们以后就是姐妹了!”
“我……我叫李昭仪……”
“嘘!”小莹做了个低声的动作,小声说道:“小妹妹,这里是大汉的国都!你可不能乱说话啊,这个名字,千万不能乱叫!”
女子很是郁闷,别人得知自己的名字后,每个人都会大吃一惊。
可是,自己确实叫这个名字,汉中那边的户籍上也是登记的这个名字!这可是大汉的丞相诸葛亮亲自给太守打过招呼的,可就是没有一个人相信。
“那……我就叫李湘仪吧。”女子无奈,只得用自己以前的名字。
见李湘仪同意留在西织,两人都很高兴,待她吃完面饼后,蔡洁迫不及待地拉着她往那座庄园赶去。
围观的百姓仍未散去,他们见事情已经解决,又急忙来到架子跟前,拿起架子上精美的布料,半天舍不得放下。
小莹告诉围观的百姓,陛下很快就会发布圣旨,只要大家有钱买,不论是丝帛还是锦缎,也不管什么花色,这些象征贵族身份的精美布料,很快就能穿到普通百姓的身上。
这个消息立刻就传遍成都城的大街小巷,前来参观布料和询问价格的百姓络绎不绝,纷纷计算着多少粮食能换一尺布,做一身漂亮的衣服又需要多少粮食。
……
步骘和宗预经过巴东城以东的隘口时,近百具吴兵的尸体横七竖八地倒在石山下方,他们应该是企图突围,被吴懿的部队射杀的。
步骘高举吴国的符节,守卫的蜀兵自然没有放箭,两人艰难地爬上垒起的石山,等吴懿派人前来验证后,两人获准通行。
步骘知道,被围的朱桓和潘濬处境非常艰难,几千伤兵等待医治,现有的粮草仅能坚持一两日。步骘不敢多耽搁,向守军借了两匹快马,连夜往秭归方向疾驰而去。
次日晨,姜维看过两人送来的书信,然后问道:“既然孙权有意讲和,那么……粮草何在?”
“将军,我来的时候,粮草已在益阳和随县,想必现在已经到了夷陵,相信不日就能送到这里。”
“既然如此,那就劳烦步丞相去催一催!”姜维不痛不痒地说道。
“将军,你也知道粮草运转艰难,尚需几日才能到达!可是……将军能否……先撤去瞿塘峡外的蜀兵……”
“不行!陛下命我全权处理此事,如果粮草未到,我怎敢轻易撤军?若有闪失,就算本将有十个脑袋,这也不够砍!”
“可是……将军……”
“废话少说!我不是那种耍嘴皮子的说客!一日不见粮草,本将一日不会撤兵!如果陆逊不服,尽管让他来战!”
姜维拂袖而去,宗预赶紧说道:“步丞相,姜维这人性子直,朝中众臣都不敢惹怒他!就连陛下也对他也有所忌惮;现在时间紧迫,我看……你还是赶紧去催一催才好!”
“可是……”
“步兄啊,你就别再可是啦!你来的时候也看到了,朱桓的部队粮草将尽,不能再等啦!要是惹怒了姜维,他肯定会大开杀戒!到时候,恐怕……哎……”
“既然如此,那……我就去催一催吧!”步骘无可奈何地说道:“宗兄,我去之后,你得尽量帮我劝劝姜维才是!”
“去吧,去吧,赶紧!”
姜维和宗预并未“排练”过,却默契地一人唱红脸,一人唱黑脸,步骘经不住两人的双簧,无奈之下,只得往信陵方向赶去。
姜维仔细看着信,问过宗预之后,也没得到更多的信息。不过,姜维相信,陛下既然赞同自己的“二分天下”之策,必然知道秭归城的重要性!陛下应该不会为了十五万斛的大米的蝇头小利,就将如此重要的城池拱手送人。
姜维确实没有理解到刘闪的本意,几经思量后,他做出决定却与刘闪不谋而合:
来者不拒!想尽一切办法得到这批粮草,但绝不放弃已经占领的秭归!
想起被围的朱桓和两万多吴兵,姜维冷冷地笑了笑:既然粮草的事情因你而起,也将因你而终!本将希望,你们能坚持到粮草送达的那一天!
姜维起身,接过圣旨仔细地看了看,然后哈哈大笑道:“陆丞相,我在巫县并兵将驻守,无需办理交割手续,你现在就可以领兵前往,恕本将不便相送,哈哈哈!”
“姜维!你这是何意?”步骘不可置信地盯着姜维,惊恐地说道:“你家陛下的圣旨,写得非常明白:秭归、巴东、巫县不得驻军,交还吴国,难道你敢抗旨?”
“步丞相,此言差矣!”姜维呵呵笑道:“我姜维蒙陛下恩典,方能升任大将军之职,定当忠于陛下,尽心报效!如今,陛下命我驻守秭归、巴东二城,将巫县交给吴国,我身为臣子,岂敢违令不遵?”
步骘满头的雾水,姜维上前几步,指着圣旨说道:“步丞相,你看,圣旨写得非常明白:圣旨到日,即刻撤回秭归、巴东,巫县不得驻军,交还吴国,不得有误!”
“你……姜维……你这分明是狡辩!你这是抗旨!我……我……”年迈的步骘可能太过激动,怒火攻心,两眼一翻就要晕倒,幸好被几名蜀兵扶住。
姜维仍旧哈哈大笑,命兵士把步骘送到城下,交给陆逊后说道:“陆丞相,你家步丞相身子太弱,遇事爱钻牛角尖,待他转醒之后,还请多加开导!哈哈哈!”
刚才的圣旨,陆逊也听得清清楚楚,奈何这个时代没有标点符号,一段很长的文字中间没有断句,每个人都可以凭自己的主观意愿去断句,字虽未变,意思却大不相同,姜维正是钻了这个空子。
陆逊咬牙切齿地瞪着姜维,恨恨地喝道:“姜维!你给本相听着!青山不改,绿水长流,这笔账,我陆逊记下了!早晚会跟你算清楚!”
“陆丞相,如今,我大汉与吴国已经缔结盟好,千万不可因为个人恩怨,而坏了两国之间的邦交啊……”姜维云淡风轻地说道,陆逊气愤地拂袖而去。
吴国的三座营寨仍在五里之外,姜维仗着秭归城坚固的城防毫不畏惧,现在城中粮草极为充足,姜维更加有恃无恐,笑呵呵地盯着离去的陆逊,不屑地冷哼一声,根本没把陆逊剩下的八万大军放在眼里。
……
成都。
这段时间已经步入冬季,成都异常地寒冷,刘闪仍在怀念着温暖的被窝,很不习惯半夜就起来上早朝。
“诸位爱卿,朕以为……啊……啊切……”刘闪打了个喷嚏,哆嗦着说道:“朕以为,每日刚到卯时就上朝,实在太冷……朕觉得,将早朝时间改到辰时正点,诸位以为如何?”
“陛下英明!臣无异议!”
“陛下英明!”
刘闪满意地看着一脸倦容的众臣,没想到这项旧制的改革,竟然获得大臣们的一致赞同,没有半点反对之声。
“陛下,听闻姜维接到圣旨,却拒不撤兵。臣以为,姜维抗旨的行为,必会对两国联盟造成的破坏!臣建议,陛下应当再发圣旨,召回姜维,严加查办……”
“啊……啊……啊切……”刘闪抹抹鼻子,未置可否。
众臣见刘闪并无召回姜维之意,也没让姜维撤出秭归、巴东之意,于是不再提此事。
“陛下!”少府杜致上前一步,谨慎地说道:“陛下,府库很快就要亏空,臣建议,缩减或取消耗资极大的宫廷织坊、大型砖窑和兵工厂,以节省支出的资金!”
“哦?”刘闪狐疑地问道:“不就征招了几个织女,砖窑也就征招了一些百姓,我大汉的府库,难道连这点钱也没有?”
“陛下,自东织、西织独立出少府之后,已经征招了五百多个织女,泯江的大型砖窑也征招了一千多个百姓;前段时间,又升任了很多文武大臣,这些都需要大量的铢钱。今,府库已经入不敷出。臣估计,下个月的官员俸禄,恐怕都难以足额发放。”
“啊?”刘闪不可置信地说道:“我大汉不是有铸币坊么?若是缺钱,铸点铢钱不就行了?”
“陛下……微臣惶恐……”
杜致和众臣解释一番后,刘闪这才明白:皇帝的家里并没有“银行”!皇帝想要做什么,并不是只管开口就行!
原来,皇帝也得想办法“挣钱”!
如今,官员俸禄都不能足额发放,第一次感觉到了大汉朝廷的财政危机!
刘闪自然知道财政危机的可怕,他突然想起自己了解的历史中,曾经有一个王朝就是“穷”死的!
没错,就是“穷”死的!
整个明末时期,明朝政z府都以缺钱著称,特别是崇祯年间,为了应对清军的威胁,从1630年前后军费不断扩张,竟然占了中z央预算的80%!
也正是这一年,西北发生了旱灾,李自成带领饥民揭竿而起,四处抢劫。
在此后的1639-1643年,各地灾害不断,水灾、旱灾和蝗灾接踵而至,明朝廷也拿不出足够的银子和粮食去赈灾,以至于民不聊生,饿殍遍野。
当时,崇祯皇帝也想拼命拯救即将倾倒的明王朝,然而,他已经无能为力!到了1644年初,明朝廷已欠军饷数百万两,南方来的税款却只有几万两,国家粮仓已经空虚。
当京城被李自成包围时,这里的驻军已经五个月未发粮饷,士气涣散,根本无法抵抗叛军!李自成打进彰义门时,也没遇到像样的抵抗!
刘闪想起自己曾站在那棵歪脖子树跟前,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冷颤。
刘闪也知道,崇祯是一位非常勤勉的皇帝,但是过于刚愎自用。面对财政危机时,他采取了不当的“开源节流”方法。
崇祯皇帝的“开源”,无非就是增加税收。但是,这只会让百姓更加困苦,甚至背井离乡,以致盗匪猖獗,叛乱四起。
另一方面,崇祯的“节流”,就是对过多的公务员裁员分流,尤其是裁减基层的驿站成员,却没有裁减皇室奢侈的生活支出。
因此,这样的政策,只能更加壮大反叛军队的实力。
“不行!朕新办的宫廷织纺、大型砖窑和兵工厂,绝不能裁撤!”刘闪坚决地说道。
“陛下,这几项的支出实在太大!”杜致犹豫着说道:“陛下,若不裁撤这几个机构,那……只能恢复以往的赋税……”
“不行!朕怎能出尔反尔?降低赋税的诏书早就传往各郡县,如何能朝令夕改?如此一来,百姓必会怨声载道!”
“那……陛下……”
刘闪暂时想不到“开源”的办法,那就只能从“节流”入手,尽量缩减各项开支。
然而,已经升任的官员不可能再“降任”,也不可能削减他们的俸禄,更不能削减十万军队的粮饷!
无奈之下,刘闪将目光放在了自己的后宫。
“这样吧!除吴太后和宫里的姜维家属之外,朕的膳食、各级嫔妃的膳食,统一改为早晚两道菜,午膳四道菜;不需要采购珍稀菜品,用市场上能买到的常见食材就行。”
“陛下……这……”
“另外,再裁减宫中内侍、婢女和杂役的数量,除吴太后和姜维家属居住的清雅殿之外,所有嫔妃的婢女都减至两个,这也能降低一些支出。”
“陛下!陛下乃万金之躯,岂能……”
“陛下!若要削减宫中支出,臣愿降俸一半!”
“陛下,臣亦请降俸一半,请陛下恩准!”
刘闪满意地点点头,孟光却说道:“陛下,缩减宫内支出,降低官员俸禄,确实能省出一些铢钱。不过,这只是杯水车薪,治标不治本!”
“孟光!你说什么?”
“孟光!你岂能对陛下无礼?”
“罢了!”刘闪注意到孟光脸上诡异的笑容,当即宣布散朝,然后说道:“大司农,请立刻到宣室殿一叙!”
“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