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月光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我杨修,怼的就是你曹操

我杨修,怼的就是你曹操

孟七五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四世三公的杨家嫡长子,杨修。我杨修拿着鸡骨头追着你曹操揍怎么了?我杨修有大舅袁绍,二舅袁术撑腰,怼的就是你曹操!言归正传。本文情节根据《后汉书》与《三国志》来编写。历史人物性及年龄绝对真实。属于正史题材的三国文。无系统,非爽文。

主角:杨修,荀彧   更新:2023-03-24 01:5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杨修,荀彧的其他类型小说《我杨修,怼的就是你曹操》,由网络作家“孟七五”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四世三公的杨家嫡长子,杨修。我杨修拿着鸡骨头追着你曹操揍怎么了?我杨修有大舅袁绍,二舅袁术撑腰,怼的就是你曹操!言归正传。本文情节根据《后汉书》与《三国志》来编写。历史人物性及年龄绝对真实。属于正史题材的三国文。无系统,非爽文。

《我杨修,怼的就是你曹操》精彩片段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

雒阳城外。

一名十六岁的男子慵懒的躺在郊外的草地里。

如痴如醉的沉浸在夕阳的景色之中。

任由春风拂乱他俊美的脸庞和秀发。

“公子,天色已晚,该回府了!”

书童的话打断了他,他站起身抖了抖身上的杂草。

捡起掉落在草地上的玉佩,顺手挂在腰间。

慵懒的看了书童一眼,便跟书童回到马车上。

他叫杨修。

是杨家的嫡长子。

杨家是弘农大族,他的爷爷杨赐,曾官拜太尉。

数到杨赐这里杨家已经是三世三公之家了。

他的父亲杨彪,曾经官拜五官中郎将,现在家中守孝丁忧。

在明眼人看来,杨彪守孝之后继续担任九卿之位是迟早的事。

而杨修,年仅十六岁,从小便任何东西一学就会,被称为当世神童。

可是现在的杨修,体内却装着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灵魂。

他也叫杨修,是一个历史系的大学生。

因为酷爱三国历史,便莫名其妙的在睡梦中穿越而来。

成为这个时代顶流世家杨家的嫡长子。

杨修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一个月了。

在这一个月他已经逐渐适应了汉末社会。

以及杨家社会关系。

杨家与汝南袁家世代联姻,是这个时代世家中的两大巨无霸。

杨修的亲舅舅便是大将军府的中军校尉袁绍。

袁绍本来是司空袁逢的庶子,因为长得俊美,又能言善辩,被袁氏族人所喜爱。

后来因为袁逢哥哥袁成,生养了八个女儿,一个儿子没有。

袁成就把把弟弟袁逢的庶子袁绍过继到膝下。

之后袁绍的身份摇身一变,从袁逢的庶子变成袁成的嫡子了。

袁成是袁家老二,继承了父亲的安国亭侯爵位,但自身官职较小。

老三袁逢位列三公,但是没有继承父亲的爵位。

汉代继承爵位便代表着正宗家主。

因此袁逢与袁成恼羞成怒。

下一辈中袁绍与袁基、袁术二兄弟,皆认为自己是袁家正宗,更是水火不容。

杨修的母亲便是这个袁家老二袁成的正妻之女。

当然在理论上杨修就成为了袁绍的亲外甥了。

杨修,本家姓杨,舅家姓袁,因此没有人会怀疑杨修将来的身份地位。

哪怕他不学无术,将来也必定位列三公九卿。

但是他深知大汉朝刚刚经过黄巾之乱,已经经不起折腾了。

他如果老老实实混吃等死,跟着历史的进程,将来必定会被曹操一刀咔嚓。

所以穿越来一个月的时间,他总是喜欢自己一个人躺在雒阳的郊外。

望着天空,思考未来。

由于他距离加冠还有四年的时间,他现在是不可能去地方任职的。

思来想去,他觉得现在只有抱紧大将军何进的大腿,

将来抱紧董卓的大腿,才能平稳渡过到二十岁。

加冠之后在拿点钱跟董卓商量商量去外地发展。

杨修回到杨府中,见父亲杨彪在正厅跟袁绍在商议事情。

一直在争吵,似乎有一言不合就要动手的迹象。

杨修趴在门缝上就听得里面袁绍说道:

“姐婿,卫尉乃是九卿之中的重要官职!岂可不赴任?”

“如此岂不辜负了大将军的美意?”

接着就听见里面杨彪大喘了一口气,呵斥袁绍:

“哼、本初,休要妄议皇帝家事!”

“天子身体每况愈下,正是需要我等臣子竭力辅佐之时!”

“岂可妄议皇子废立之事!汝休要多言!”

随后二人都没做声,良久杨彪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

“先父孝期还有五日,五日之后再议吧!”

杨修偷听到这里,大概意思已经明白了。

赶紧夹着尾巴,跑回自己的书房。

到了晚间吃饭的时候,父子二人对坐。

杨修见父亲杨彪一直心思沉重,对饭菜并没有什么胃口。

但也不敢说话,只能自己低着头默默的吃饭。

在这个时代,吃饭期间要是说话可是要挨揍的。

包括女眷,庶子,都是没有资格与家主一同吃饭的。

杨彪又只有一个嫡子杨修,因此每天吃饭也就是父子二人。

等到吃完饭,下人收拾完毕。

杨彪见杨修,并没有退下的意思。

眯着眼睛看着杨修,顺手抚了一下胡子,问道:

“修儿,可有事?”

杨修回应出坚定的目光,缓缓说道:

“阿父,今日孩儿路过正厅,无意间听到阿父与舅父对话!”

“孩儿本不该多言,但心中有话,不吐不快!”

“我杨家三世三公,袁家亦是四世三公之家。”

“但舅父为袁家所排挤,唯一的依靠便是我杨家。”

“孩儿以为父亲当与舅父齐心,不可闹僵!”

杨彪听了杨修的话,眼神先是很生气,后来又变得平和了许多。

依旧习惯性的抚了一下胡子,对着杨修说道:

“修儿,为父岂能不知袁逢记恨袁成,本初被袁家排挤一事?”

“大将军欲用为父担任卫尉一职,你可知卫尉一职之职能所在?”

杨修点了点头。

杨彪又接着说道“卫尉乃是九卿中最为重要的官职,手握兵权,负责皇城安危所在!”

“但你本初舅父,却让为父将来在必要之时,支持和皇子辩继位!”

“我杨家这么多年,稳扎稳打发展至今,绝不可参与废立皇子一事!”

杨修在心里认同父亲杨彪的话。

但是他知道天下马上就要大乱。

杨家在这样左右逢源,是绝对没有出路的!

随即双手抱拳,对着杨彪施了一礼。

郑重的说道“阿父,孩儿以为,黄巾之乱之后,天下不臣。”

“各地拥兵自重,虽有心,但无人敢为先!”

“父亲当接受卫尉一职,尽管保卫皇城,尽忠职守即可!”

“不必理会大将军何进!”

“孩儿早晚多多亲近何咸(何进嫡长子)即可!”

“一来表示我杨家向何进示弱。”

“二来待到何进失败之时,父亲可将孩儿推向本初舅父即可,则可保我杨家安危!”

杨彪听完之后,顿时大惊。

他没有想到他杨彪的儿子,小小年纪,竟然有如此见识、胆略。

杨彪看着自己的儿子,顿时热泪盈眶。

三世三公的杨家,如今夹在十常侍与大将军何进之间,进退两难。

他杨彪无能阿,却需要自己的儿子来帮忙解决问题。

杨彪转过身,背着手,朝着身后的杨修挥了挥手。

示意杨修退下。

杨修没有看到杨彪的脸,但杨修能感觉的到,杨彪在抽噎。

随即告退。


第二天。

早朝过后。

下朝的大臣们言说皇帝刘宏当众吐血不止,恐命不久矣。

又有寺人传出消息刘宏欲要立皇子协为太子。

刘宏有二子,长子刘辩母亲乃是低贱的何宫女,但刘辩出生之前所有皇子皆是早夭。

刘宏不敢留刘辩在皇宫内,而是放在著名道人史子眇(miao)的道观里抚养。

据传这个史子眇道法高深,能降妖伏魔。

因此刘辩一直在道观中长大,直到过了十岁,史子眇才将其还回宫中。

刘宏见自己终于有皇子,可以安然无恙的成长,大喜。

便把宫女何氏立为皇后。

后来刘宏经过接触发现刘辩,乡土气息太浓了,没有帝王的威仪,不适合当国君。

而且王美人又给他生了个皇子刘协,知书达理。

心中便有了立皇子刘协为太子的打算。

但是又顾及何皇后的兄长,何进大将军在朝中权力很大。

所以一直没有立太子。

接下来的几天。

杨府门庭若市。

有大将军府的人,有中常侍张让的人,还有各处世家子弟。

杨彪一一接待,每天从早到晚,不曾停歇。

大家都知道杨彪即将丁忧结束。

在现如今暗流涌动的雒阳,杨家的态度至关重要。

五天后,杨彪三年孝期已满。

随即被任命为九卿之一的卫尉。

接着几天,杨彪与袁绍每日都相谈甚欢。

杨修默默关注着各方状态,感觉皇帝立刘协为太子这事,八九不离十了。

要不然何进不至于这么激进,各处联络力量,施压皇帝。

但是杨修知道刘宏应该是明年五月才死亡的。

还有一年时间,而他杨修,当务之急就是,必须用这一年时间给自己打造名声。

正常世家都会为即将加冠的后辈造势,也就是十九岁左右。

造势之后,转过年加冠,举孝廉,一气呵成。

杨修认为,自己的找父亲谈谈了,让杨家为自己造势。

因为他等不及了,明年皇帝刘宏死后,董卓就会控制雒阳。

到时候天下反董,各地佣兵,天下大乱,谁还会在乎他的名声。

只有现在,天下还在平稳的时候,才会有效果。

夜已过半。

杨彪笑呵呵的将最后一波客人送至门外。

正要回去休息的时候,

杨修从门后闪出,父子四目相对。

看着杨修陌生的眼神,

杨彪觉得自己突然间不认识自己这个儿子了。

从最近一个月开始,自己的儿子言语犀利,处事果决。

但他也没有多想,随即笑着摇了摇头。

“修儿,来书房!”

边说边习惯性的抚了一下胡子,便背着手向书房走去。

夜间父子二人一直谈到丑时。

第二天,杨家便开始大肆吹捧杨修。

扬言杨修在母生病期间,跪地给母亲喂饭,双腿淤青,仍然每天坚持,乃是大孝子。

接着袁家也跟着吹捧杨修。

杨、袁二家各地的分家,门生故吏,都跟着吹捧杨修。

有杨家和袁家的带头,一时之间杨修名声大震。

又有袁绍好友北海相孔融,盛赞杨修。

孔融是圣人孔子的十九世玄孙,因为父亲的去世长跪不起,腿脚僵硬不能起身,被人众扶起,这件事传出来之后,便被公认为当世的大孝子。

孔融的一句夸赞,胜过万人!

杨家与袁家的新闻效应,果然没有让杨修失望。

一个月的时间,天下间没有不知杨修名字的。

随着杨修大孝子的名声落定的这一个月。

原本剑拔弩张的雒阳朝堂又平静了下来。

因为渔阳张举、张纯兄弟联合乌丸在幽州起兵造反。

朝廷不得不派兵镇压,但皇帝刘宏又忌惮何进权势过于庞大。

便让汉室宗亲的刘虞父子,领兵前去幽州镇压。

刘宏又让刘虞镇压反叛之后,直接领幽州牧。

又把原幽州牧刘焉调到益州领益州牧。

有意培养刘氏族人,慢慢的掌控兵权,以此来化解何进的势力!

何进这边见,刘宏身体逐渐转好,又没有立太子。

便按耐住性子,继续隐忍下来了。

于是暗地里波涛汹涌了一个月的雒阳城,又变得风平浪静了。

接下来的日子逐渐平淡。

杨修与自己的表哥袁谭,每日跟在何咸的屁股后面。

袁谭比杨修大一岁,本来是袁绍的嫡长子,但因为母亲去世早。

袁绍为了对抗袁基、袁术两兄弟,又与河北刘家联姻。

娶了第二位正妻,产下二子,袁熙、袁尚。

所以袁谭在袁家的地位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

与家里的兄弟姐妹都没有话说,只能经常找杨修一起溜大街,久而久之便与杨修十分要好。

三人当中何咸年龄最大,因为杨彪担任卫尉这样重要的岗位,却又跟何进保持了一定距离。

所以杨修带着袁谭,时常跟何咸在一起,也只是给何进做做样子。

也正因为何咸的关系,杨修得以时常出入大将军府,结识了许攸、何颙(yong)、许劭(shao)三位南阳名士。

许劭好评人,见杨修聪颖过人,评价杨修:

“胸怀大志,腹隐机谋,乃当时奇才!”

许劭无意中这句话在雒阳达官贵人之中传开了,再度令杨修声名远望。

日子就这样过了大概十天。

这天杨修在府内读书,突然听到下人通报杨彪。

说黄门侍郎荀大人求见。

(黄门侍郎:天子近侍,负责传达诏令。)

正在书房看书的杨修,手中的竹简都掉在了地上。

他猛地一拍脑门,心里合计着:

“黄门侍郎,现在不就是荀攸在担任吗?

他妈的,怎么把荀氏叔侄忘了。

荀攸现在是高官,自己没法接触,那么在雒阳混日子的荀彧,怎么也得交好啊!”

在杨修的未来的计划内,王佐之才怎么能少得了。

杨修有意结交荀彧,但不敢贸然前去,在这个年代小孩子是没有任何话语权的。

因此在荀攸走后,杨修便来到书房,跟杨彪说道:

“阿父,儿在大将军府听众人谈及守宫令荀文若乃是王佐之才!”

“儿有意结交,还望阿父引荐!”

杨彪抬起头,抚了一下胡子,可以看出杨彪此时的心情很差。

但杨彪也并未多说什么。

儿子愿意结交颍川荀家青年才俊是个好事,虽然他不知道荀文若是何许人也。

便淡淡的说道“去找城门校尉伍德瑜,让他带你去吧。”

杨修闻言大喜,随即告退。

第二天,杨修便在伍琼(字德瑜)的引荐下见到了这位王佐之才荀彧。

荀彧今年二十有六,被家族逼迫娶了宦官唐衡之女,成为荀家政治联姻得牺牲品。

现在在雒阳任守宫令,正是人生最黑暗最低谷得时候。

(守宫令:给皇帝掌管笔墨书籍得官职。)

接着几日杨修每日都会找荀彧畅谈论得治国之道,民生之理。

二人详谈甚欢,理念的共鸣使二人产生了深深的羁绊。

而后杨修又通过荀彧得介绍认识了荀攸。

荀攸今年三十二岁,对杨修这个小孩子,并不感冒,可以看出是个比较高傲的人。

杨修只得作罢。


时光飞逝。

一年的日子匆匆而过。

杨修凭借着大孝子的名声,礼贤下士。

不论出身,皆以上宾礼待之。

颇有袁绍当年的作风,在雒阳一时盛极。

荀彧、许攸、何颙、许劭四位名士,皆与杨修颇为要好。

杨修又有意结交军中将领,经过杨彪手下城门校尉伍琼的引荐,

结识了众多青年将领。

但杨修唯独与骑都尉徐晃交好。

徐晃家贫,杨修时常资助之。

也因此与徐晃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直到有一天,荀攸与荀彧一起来拜访杨彪。

杨彪将杨修招至书房。

只见荀攸眉开眼笑,荀彧依旧一脸严肃。

杨彪见儿子杨修来了,指着下首的座位。

对着杨修说道:“坐。”

然后等杨修跪坐下后,杨彪抚了一下胡子。

对杨修说道“修儿,今颍川荀家荀慈明老先生膝下有一幼女。”

“年二八(16岁),已到及笄之年,欲许配与你!”

“为父已同意此事,择吉日派人南下颍川前去下聘礼!”

杨修看着父亲杨彪,又看了看荀家叔侄。

荀彧朝着杨修微微笑着点了点头。

杨修不敢忤逆父亲的命令,只能应允,之后告退。

走出书房外,杨修想着荀家为什么要跟杨家联姻?

就因为自己现在成为大孝子?

随即摇了摇头,回自己的书房中。

待到荀氏叔侄走后,杨彪又将杨修召回书房中。

杨修安静的跪坐在父亲对面。

杨彪抚了一下胡子,缓缓说道;

“修儿,我杨家本该与袁家联姻,但袁家并无适龄女子。”

“袁家只有二女,皆为妾氏所生,故配不上修儿身份。”

“颍川荀家虽比不得袁家,但荀爽先生乃天下大儒,与你阿翁(爷爷)乃是故交!”

“其膝下幼女,年二八,比你年幼一岁,为父便答应此事了。”

“如此便可拉拢荀氏,为你将来铺路。”

袁家有你本初舅父,自是不会因为联姻荀家而疏远修儿的!”

杨修边看着杨彪,边听着杨彪的话。

只能点点头,回道“孩儿遵命!”

杨修随即告退,溜出府门,直接杀向荀彧的府中。

荀彧这边刚刚到家,就听到院子里杨修喊道:

“文若,你大爷的,这么大的事,你不跟我提前说说!”

杨修的心里对包办婚姻是真的烦躁。

但是大孝子的身份使得他不可能不尊父母之命。

既然结婚的事改变不了,那也只能来荀彧这里打听打听未来的妻子何许人也。

“文若,你速速出来!”

杨修见荀彧不出来,又接着朝里面喊道。

这时候荀彧捏着山羊胡,从正厅缓步走了出来。

“哈哈哈,杨郎为何如此沉不住气!”

说着边让出一个身位,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杨修也不客气,直接上前挽住荀彧的衣袖,问道:

“文若,荀慈明先生幼女名何?相貌又如何?”

二人拉拉扯扯进去会客厅,分宾主坐下。

荀彧只是笑而不语。

“文若啊,你大爷的,你快说说!”

见杨修确实急了,荀彧不慌不忙的说道:

“家叔,老来得女,此幼女名采,小字女荀,相貌俊美,自幼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杨郎可有什么不如意之处?”

杨修脑中思索着:荀采,不是十七岁嫁人的吗,嫁给谁忘了,但是后来丧偶了,父亲让她改嫁,她不从,上吊而亡!(荀采出自《列女传》)

想到这里,杨修露出猥琐的笑容,

又对着荀彧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告退了!”

就在杨修刚要站起身的时候,荀彧拉着杨修的手臂,

又将杨修拽了回来,左顾右盼之后。

悄声说道“天子重病,恐不久人世,欲立皇子协为太子。”

“何皇后与大将军必会有所动作,杨府当早做打算!”

杨修就像提前知道一样,并没有惊讶。

而是看着荀彧,缓缓说道:

“雒阳绝非久居之地,我想外出就任,不知荀兄可否与在下一起!”

荀彧看着杨修坚定的眼神,就像什么都在计划之内一样。

但是荀彧并没有回答杨修,杨修随即起身拍了拍荀彧的肩膀。

便走了,留下荀彧一个人低着头若有所思。

夜间杨修找父亲杨彪交谈,

让杨彪提前为自己加冠。

(汉景帝重病为16的汉武帝加冠,秦始皇因年幼的理由22才加冠,加冠不是必须20岁。)

父子二人又一次谈到深夜。

最终杨彪被杨修说服了。

与其说杨修说服了杨彪,倒不如说杨彪早已把一切看透了。

杨彪觉得现在时局不明,大将军与十常侍剑拔弩张。

他杨家本就左右为难,而他本人又身居卫尉一职,至关重要。

所以杨修建议他这个时候称病居家,是个不错的选择。

既然他杨彪病重,那么给儿子提前加冠,也就顺理成章。

儿子加冠之后,就有入士的资格了。

杨家到杨彪这一代,表面风光,可家族中也仅有杨彪担任九卿一职。

其他族中兄弟皆不成材。

杨家既然现在已经把所有的资源都倾注到杨修身上了。

那么为什么不借此时机让杨修加冠,凭借着大孝子的舆论尚有余温,让儿子正式步入仕途。

所以杨彪便认同了杨修的想法。

至于杨修下一步想干什么,杨彪倒没有询问。

这一年来杨修的远见、城府、果决,已经让杨彪自愧不如。

他相信他的儿子,他能做的只有默默的在身后给儿子做后盾。

至于儿子的将来还是要看他自己。

第二天。

卫尉杨彪对外声称病重。

各界都来探望,杨修一一接待。

三天后,杨彪在杨修的建议之下,请尚书卢植来杨府为杨修加冠。

卢植是前朝大儒马融的得意弟子,也是当世大儒,能文能武,门生遍布天下。

杨修本来想请蔡邕来为自己加冠,但是蔡邕远在江东,

眼下也只有卢植名声在外,适合为杨修加冠了。

在汉末这个时代,为人加冠,意味着对加冠之人有莫大的恩情。

如同长辈、师长一般。

杨修大孝子名声在外,卢植倒是很乐意跟杨修结下这个善缘。

在杨家祠堂,随着卢植三次为杨修佩戴冠帽,杨修正式加冠。

杨彪取德行天下,光宗耀祖之意。

为杨修赐字:德祖。

随即杨修以子侄礼回敬卢植。

三天后,各处安顿妥当,杨彪依旧称病。

大将军何进,让袁绍将杨修招至大将军府。

杨修跟着袁绍进入大将军府。

虽然他不是第一次来这里来,但这是第一次面见何进。

进入客厅后,何进坐在上首位置,示意袁绍、杨修坐下说话。

这何进五十多岁,体态微胖,满脸横肉。

何进早年杀猪,后来攻打黄巾又斩杀二十余万人。

身上散发的戾气充满了这个房间。

压得人喘不过气。

杨修在何进的威严下,一时失了神,呆呆的站在原地。

“哈哈哈,来坐下,让老夫瞧瞧当世大孝子。”

何进的声音,将杨修的魂拉了回来。

杨修不禁的擦了一下汗水,抱拳施礼!

“见过,大将军,在下杨修,杨德祖。”

“哈哈哈,本初,老夫早有言在先,杨氏与你袁氏,皆是藏龙卧虎,啊!”

何进指着杨修对袁绍说完,又转过头来对着杨修说道:

“杨德祖,一表人才,今年的孝廉,便举德祖吧”

“老夫欲辟汝为从事中郎,不是德祖可有意乎?”

(征辟,征、指皇帝用人,辟、指官员用人。)

这可是六百石的大官,何进就是要将杨家绑在自己的战车上。

“修绝不辜负大将军厚爱!”

杨修立马起身对何进做了一辑。

何进听到杨修效力自己,很高兴。

袁绍也很高兴,因为外甥来到大将军府,对他来说绝对是一个好事!

就在三人互相恭维之时,

下人通报

典军校尉曹操求见!


听到下人通报曹操求见。

袁绍、杨修便要起身告退。

何进摆了一下手,示意二人坐下,

又转过头,对着下人喊道:

“让孟德进来说话。”

不一会,一个身高不足一米六的小黑胖子进来。

见曹操进来,还没等曹操施礼。

何进便让曹操坐下说话。

当然曹操一直都是袁绍的小弟,从小跟着袁绍混到大。

又跟着袁绍一起效力何进。

杨修又是袁绍的外甥,在何进眼里,都不是外人!

只是没人注意到杨修看曹操的眼神,全是杀意!

杨修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对曹操这么厌恶。

可能是知道曹操将来杀了自己,又或者因为曹操长得丑?

杨修自己也说不出来!

曹操见袁绍坐在旁边,也不避会,对着何进说道:

“大将军,宫里寺人传出消息,陛下昨夜又吐血不止!”

“立皇子协为太子一事,八九不离十。”

“董太后与十常侍来往密切,何皇后身居内院,恐势单力薄!”

听完曹操的话,何进面不改色。

只是身上的戾气,更加的重了!

过了一会对着三人说道“无妨,老夫自有计议!”

随后何进又对着曹操说道:

“孟德,此乃卫尉杨彪之子,将军府从事中郎,杨德祖!”

杨修抱拳,对曹操行了一礼,还没等曹操回礼。

便用讽刺的语气说道;

“阁下可是当年趴在张让府墙头,研究寺人如何行房事的曹孟德乎?”

此言一出,瞬间寂静!

袁绍脸色红的要命,曹操一时不知如何对答!

趴在张让家墙头看太监如何行房事这事,当年可是袁绍、曹操、许攸,哥三个一起干的。

被张让发现后,张让派家丁撵着三人跑了大半个雒阳。

是人尽皆知的事。

后来张让知道是此三人所为,顾及三人身后的家族,便没有追究。

所谓骂人不揭短,杨修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说话不经过大脑。

做出如此失礼的举动。

曹操只是看着杨修,不说话,荣辱不惊,好像说的不是他一样。

袁绍立马出来打圆场

“哈哈哈,德祖戏言也,孟德勿要见怪!”

曹操见袁绍给自己一个台阶,立马接住。

“无妨无妨,德祖性情之人,戏言耳。我岂能不知!”

杨修的心里想着曹操果然是人中龙凤,荣辱不惊,面不改色。

随即也为刚才自己脑袋短路的行为,抱拳施礼。

“孟德休要见怪,修与舅父时常玩笑惯了!”

“久闻曹孟德一表人才,今日一见,言语并未顾及场合,修之过也!”

何进本来还准备要留下三人吃顿饭,但现在没心情了。

皇子协如果继位,就意味着何家到此为止了。

只有皇子辩继位,何家才可以继续昌盛下去。

三人都看出来何进心情不好,随即告退。

三日后,也就是四月十二日。

突然从宫中传来消息皇帝刘宏驾崩。

刘宏死前并没有来得及立太子。

临终之际把皇子刘协托付给上军校尉蹇(jian)硕。

蹇硕与潘隐计划在何进入宫送葬的时候杀掉他,辅助刘协登基。

但在潘隐将此事告诉了何进。

何进听从了袁绍的建议,居家称病。

因此蹇硕与何进水火不容。

最后只能立长子刘辩为帝,随后何进与太傅袁隗辅政,一文一武掌控朝堂。

见朝局稳定,杨彪也没有继续称病,继续任卫尉。

随后坊间便传言,杨修的孝心感动了上天,让奄奄一息的杨彪起死回生。

当然朝堂争夺,并没有影响杨修。

杨修除了每日早上去大将军府主簿陈琳那里点卯之外。

其余时间都在与荀彧、徐晃等人交流感情。

为自已以后外出任藩做准备。

接下来半年的时间朝堂巨变。

因为何进一直忌惮宦官,有心除掉宦官,重理朝政。

便在借着寿诞之际,召集手下能臣商议除去宦官的计策。

袁绍、曹操建议何进,多联络外地将领,一起赴京勤王。

只有主簿陈琳劝谏何进对付宦官,只需要紧闭雒阳城,派少量军士入宫抓获即可!

何进听后认为不妥,勤王这件事,应该多联系人,大家一起干

如果自己干这事,很容易被人当成叛贼。

便联络前将军董卓,让其驻关中上林苑。

又让王匡率领泰山郡的强弩手,让东郡太守桥瑁驻城皋,武猛都尉丁原屯兵孟津。

各处准备妥当之后,何进入长乐宫去请妹妹何太后的勤王手诏。

段珪、毕岚等宦官,趁机埋伏何进,将何进诛杀。

袁绍、曹操等人领兵在宫外等了何进三个时辰。

见事情不妙,便率军施压,要见何进,

段珪将何进的头颅从城门上抛下来。

随即袁绍、袁术率领大军攻打宫城,将不长胡子的人全部杀掉。

杨家并没有参与此事。

但是,提前知道这件事。

杨彪带着杨修在发难前一天便移居到城门军营之中。

因此在董卓率军赶来勤王的时候,杨彪便让城门校尉伍琼顺利放董卓入城。

董卓率领西凉军控制了朝堂。

因为大将军何进已经死了,董卓的前将军身份是目前雒阳身份最高的将军了。

因此占据雒阳。

随后因为废立一事,袁绍和董卓相互大怒。

便领着本部军队前往冀州投奔岳丈刘家去了。

原大将军府众人,怕董卓株连,大多跟随袁绍而去。

随后董卓又诛杀丁原,收拢并州军。

实力达到巅峰,手握强军二十余万。

有着先知的杨修,对于朝堂之上发生的事情,并不感兴趣。

杨修只是在等一个外出就藩的机会。

随后董卓为了稳住朝堂,封赏袁家的袁术为后将军。

袁术不从,带着大将军府的旧部,南下投奔袁家门生南阳太守张咨去了。

董卓只能将目光转向杨家。

因为当初杨彪放董卓进入雒阳,董卓依旧任用杨彪为卫尉。

继续担任卫尉的杨彪,当天夜间立马找来杨修商议。

杨彪抚了一下胡子,对儿子杨修说道:

“德祖,如今董卓残暴不仁,有废帝的打算,为父该当如何?”

杨修早就准备好了说辞,看着杨彪,缓缓说道:

“阿父,董卓专权,以引起天下震怒,舅父与公路舅舅,以及曹孟德等人,皆在外领兵。”

“若董卓行废立之事,天下必定群起而攻之!”

“天下即将大乱,我杨家何不效仿袁家,外出培养自己的势力?”

杨彪听的儿子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不禁点了点头。

随后杨修话锋一转,

“阿父,如董卓行废立之事,必先得到我杨家的支持,才可行事。”

“何不趁此机会,为儿索要外出救藩的机会?”

“父领兵在内,儿领兵在外,则我杨家可保无忧!”

杨修说完,用坚决的眼神看着杨彪。

杨彪看着自己的儿子,心中颇有些感叹。

杨家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杨修的身上了。

如今杨修要离开雒阳,外出就藩,这简直超乎常人的想象。

杨家的嫡子,稳稳当当的在天子脚下,将来必然会高官厚禄。

庶子的任务才是外出就藩,为家族开枝散叶。

但是杨彪对儿子的话是比较认可的。

因为一年内,杨修每每料事如神。

让杨家总是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定,一直走在正确的路上。

杨彪抚了一下胡子,淡淡的说道:

“如此也好,为父自当安排。”

一夜无话。


三天后。

董卓果然派人来请杨彪前去议事。

临行之前,杨修对着杨彪悄声说道“扬州、会稽郡”。

杨彪虽然不解,儿子为什么选了这样一个贫困的地方。

但是董卓的使者还在门口等着,时间紧迫也没有多说什么。

看到杨彪跟着董卓的使者走出大门。

杨修开始紧张了。

因为他知道在这个时代,不外出做郡守。

留在雒阳,跟等死没有任何区别。

他现在也只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老爹的身上了。

杨修之所以挑选会稽郡是因为,

北方有袁绍和公孙瓒两大巨头,自己别想发展起来了。

中原将来曹操、吕布、刘备等人会打的一团乱。

西北就更不用说了,董卓的老家先不说。

就将来李傕、郭汜、马腾、韩遂,会把西北打成废墟的这一点就不适合生存。

益州确实是个好地方,可是刘焉已经扎根了。

荆州天下之腹,将来会被左右牵制。

也只有扬州现在一片空白,距离孙策起家还早。

而且杨家门生大多都与扬州有些渊源。

所以扬州是目前最适合他发展的一片区域。

但是扬州也有一个弊端,就是驻守无忧虑,北上困难。

现在局势也由不得杨修选择了,过完年天下就会一起攻击董卓。

等到那个时候,袁绍、袁术在关外叫阵,杨修就是想走也不可能了。

现在趁着董卓刚来雒阳,需要拉拢杨家的时候还能提提要求

等董卓站稳脚跟以后,可就没有机会了。

接着一整天杨修都在抓耳挠腮,坐立不安中度过。

直到晚饭时间杨彪也没有回来。

杨修越着急,杨彪越不回来。

杨修倒不担心董卓会对自己老爹不利。

现在大将军府倒台。

司隶驻守的军方头头就是自己的老爹杨彪了。

杨家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先不说,就单是杨彪在司隶军中威望,董卓都吃不消。

杨修知道董卓肯定会留自己老爹在府里吃酒。

他一天都在盼望着老爹回来带回好消息,但是除了着急什么也做不了,

只能坐在院子回廊的台阶上,等着自己老爹回来。

不过还好,杨彪没一会就在管家的搀扶下回来了。

似醉非醉的样子很是滑稽。

杨修上前扶着杨彪,示意管家下去。

随后到了书房,杨彪端坐,一点喝醉的样子都没有了。

杨彪抚了一下胡子,看着自己的儿子。

语重心长的说道:

“修儿,董卓这厮为了铲除何氏的权力,铁了心要行废帝之举!”

“为父权且答应在废立一事上,我杨家不去反对!”

“但也不会明面上支持,这便是我杨家对董卓最大的支持了!”

“董卓已经答应,新帝登基后,让你先外出历练历练,再回朝当政!"

有了老爹的承诺,杨修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随即说道“阿父,稳!”

然后朝着杨彪竖起了大拇指。

因为杨修一年来一直做出奇怪的举动,杨彪也没当回事!

杨彪拍了拍杨修的肩膀,带着笑意呵斥道:

“与外人交谈,休要做出此等无礼之举!”

杨修起身笑了笑,便告退。

走之前又给杨彪留下一句话“董卓下月初五,便会行废立之事,阿父早做准备。”

一年下来,杨修的预言总能说对,因此杨彪深信不疑。

夜间,杨修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他心里想着:

距离董卓废立还有十天左右的时间。

在这十天里,洛阳还有什么可利用的资源呢?

许攸、陈琳、淳于琼等人已经跟随大舅袁绍去了冀州。

纪灵、阎象、杨弘等人也已经跟着袁术老舅去了南阳。

原大将军府的人才,被这二人瓜分一空。

一个也没有跟曹操走的,可能这就是家族的力量吧。

杨修现在目前有信心带走的就只有荀彧和徐晃,

杨修想着想着,总觉得自己遗漏了些什么。

但也想不出遗漏在什么地方。

第二天一早,杨修便派人将荀彧和徐晃请到府中。

三人跪坐在书房,围城一圈。

杨修一边煮着茶,一边漫不经心的对二人透漏出他要外出任郡守的消息。

就在二人低头消化信息的时候,

杨修又告诉二人“九天之后,董卓将要废帝,立陈留王为帝!”

徐晃惊讶的下巴都快掉出来了,而荀彧并没有过多惊讶。

可能是早已听到什么风言风语。

杨修随手给二人倒上了茶水。

又对着二人说道“天下各州牧郡守拥兵自重,董卓若行废立之举,铲除何氏党羽。则天下必将群起而击之!”

“放眼天下,各州牧郡守之中,能兵勇将,皆出自大将军府。”

“天下必将大乱,我等留在雒阳,乃是死路一条!”

荀彧点了点头

徐晃则是直来直去的说道“德祖,你说咋办,我公明便咋干!”

随即二人都把目光转向了荀彧。

荀彧抿了一口茶,对着杨修说道“德祖,眼下汉室将颓,君可有意扶之?”

杨修早就想到荀彧或许会有这样一问。

直截了当的答道“文若,如今大汉先有黄巾作乱,后有何进董卓专政。”

“我如今,人微言轻,不如先去外地就任,上可在社稷为难之时提兵相救,下可保一方百姓安定。”

“我杨家先祖杨喜,乃大汉开国元勋,高祖手下一等一的猛将!”

“今大汉危难之际,修岂敢不效仿先祖,以扶汉而扫清乱党为己任!”

荀彧听后,立马起身,对杨修作了一辑。道:

“文若愿意跟随德祖外出就藩!”

“不知德祖将要去往何处?”

杨修一看荀彧表态了,悬着的心放下了,

也收起了严肃的脸面,转而笑道“不知道啊,扬州吧,或为会稽郡守。”

荀彧又说道“德祖,我有好友三人,此三人皆有经天纬地之才,我当书信前往,与德祖共谋大事!”

杨修心里能不知道荀彧说的是谁吗?

自己又是荀家女婿,荣辱一身,荀彧敢把好友都拉出来,那么铁定上了自己的贼船了。

但是杨修还是装作不知道,问道“哦?能被文若称之为经天纬地之才?修愿闻其名?”

荀彧答道“一人姓戏、名忠,字志才,文武双全。令一人姓郭、名嘉,字奉孝,擅长武略,还有一人姓赵、名俨,字泊然,专攻文治!”

杨修起身对着荀彧做了一辑,“若得此三人相助,文若大恩,修感激不尽!”

随后三人哈哈大笑,午间便在杨府吃的烂醉。


第二天。

杨修又让杨彪宴请骑都尉吕布。

吕布自从杀了丁原,拜董卓为义父之后。

便郁郁寡欢,雒阳世家人士都瞧不起他。

董卓原来的西凉军手下根本就不愿意搭理他。

并州军内也多半对他抱有异议。

吕布肯定不会放过这个结交杨家的机会。

当然如果不是杨修执意让杨彪请吕布,杨彪也懒得搭理吕布这号人物。

杨修的用意,便是吕布的并州军里的张辽,现在还不知道在哪里当小卒的张辽。

杨修的心里也不确定,张辽此时在不在吕布军中。

但是也值得一试。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杨修借着晕乎乎的醉意,与吕布相谈甚欢。

抓住一个空当,直接问吕布:

“奉先将军,英勇神武,并州军以一当十!”

吕布哈哈大笑。

随即杨修又说道:

“不知并州军可有一小卒名叫张辽?我前几日做了一个梦!”

“梦见被山贼追赶,幸亏一名叫张辽的并州小将,救了在下!”

“因此机缘想将其招来杨家,看家护院。”

吕布摇了摇头,声称不知。

但是立马让人把门外的高顺喊了进来,让高顺前去军中查张辽。

吕布认为这是一个结交杨修的机会,就算没有张辽这个人。

他改日也会随便派一个百夫长过来,冒名顶替。

接着歌舞升平,杨彪以身体不适为由,退至后堂。

杨修与吕布推杯换盏,不亦乐乎。

一个时辰后,高顺带着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回来了。

吕布对着年轻人问道“你可是叫张辽?”

那年轻人回道“我叫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现为高将军麾下百夫长!”

随后吕布又说道“德祖吾弟,与你有缘,今后你就在杨府效力吧!”

杨修大喜,当即让下人送了吕布二十两黄金,表示感谢。

说白了就是买断张辽的费用。

张辽心生怨气,但也没有多说,便下去了。

吕布收了金子,更加高兴,继续与杨修推杯换盏。

直到下午送走吕布后,

杨修让人把张辽叫到书房。

张辽小心翼翼的来到书房,不知杨修留下自己的用意。

但杨修有意拉近他和张辽的关系。

直接起身拉着张辽,让张辽坐下。

拿着两卷兵书,直接递到张辽面前。道:

“文远之才,别人不知,我杨修可是知道的!”

“这两卷兵书,就当作你我初次见面的礼物吧!”

“不日我将外出就任,文远跟随我外出干一番大事业,

最近几日,便在府内暂住!”

杨修说道这里,张辽的眼神都转变了。

不是因为外出就任,而是两本兵书。

现在这个社会,书都是世家私藏之物,哪有随便送人的。

何况是兵书,给人抄录一卷大概能收到个五十金。

两卷就是一百金,如此贵重的礼物,张辽可不敢要。

连忙推辞,杨修便硬把两卷兵书塞到张辽怀里。

“文远,你且抄录,之后送还即可!无需多言!”

张辽大惊,自己梦寐以求的《太公六韬》,就这样得到了?

还是孤本残卷,世间少有!

赶忙含着泪水拜谢!

杨修心想:老子要不是来到杨家,上哪去搞真么多人才,杨家要啥有啥,真好!

翌日。

杨修去拜访了荀攸,对荀攸发出邀请之意。

但是荀攸目前高官厚禄,不可能看上一个小小郡守。

委婉的拒绝杨修了,说自己并没有任何离开雒阳的想法。

杨修心想,等到时候,董卓给你安排上牢房,

你就知道我的好处了。

也没有多说什么,便告辞回家。

接下来几天时间,杨修把杨家书房搞得一团乱。

跟荀彧二人把杨家所有的书,都重新筛选了一遍。

收集到孤本残卷,以及世间少有的书,四大箱子,够装下一辆马车了。

当然荀彧掌管着皇帝的笔墨书籍,荀彧说是孤本,就一定是孤本。

杨彪看着自己的不孝子,这是要掘了杨家的根!

但也没有多说什么,杨修告诉他,将来董卓被围攻。

一定会火烧雒阳,来个大迁移。

杨彪不是太相信,后来又觉得,自己就这么一个嫡子,反正将来这些东西也是留给儿子。

儿子带走,就任期间,还能学习学习,也就懒得去管了。

八天之后。

董卓果然废了刘辩,迎立陈留王刘协为帝。

天下震惊,但没有人敢出头。

随后董卓履行了诺言。

举杨修为孝廉,被任命为会稽郡守,接替王朗。

王朗被调到京城升任太常掾。

王朗乃是徐州王氏族人,也是杨家门生,自然是要回京辅佐杨彪了。

随后董卓自领太尉一职,逐步开始清除雒阳城内的何氏余党。

几天下来屠杀几十人。

用铁血的手段将何进遗留的辅官,诛杀殆尽。

一时之间人人自危。

雒阳城外的原何进附庸,袁术、曹操、袁绍等人,开始抱团取暖,各自招兵买马。

等待时机,准备诛杀董卓。

三天后。

杨修准备辞别父母,带着自己的庶出大哥杨安,南下赴任。

当杨修向母亲袁夫人辞别之时,

他发现自己很难过。

因为袁夫人虽然是他白捡来的母亲,

但是一年来的朝夕相处,袁夫人无时无刻不散发着母爱。

袁夫人,只有他这一个儿子,十分不舍,但也没有办法,只能含着泪抚摸着杨修的头。

杨彪也不舍,他当然希望自己的儿子跟袁家嫡长子袁基一样,守在父母身边。

但是也没有办法,儿子总能料事如神,做事又果决。

杨家这两代人也没出现这样一个麒麟子,他又怎么能不让儿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前进。

一连三日,杨修都陪在母亲袁夫人身边,早晚服侍。

就这样又拖了三日,最后杨彪只得狠心,将杨修强制送出雒阳。

随后杨修带着荀彧、张辽、徐晃、杨安四人

领着二百人马,一路南下,

直奔豫州治所颍川郡。


颍川。

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杨修等人踏着九月凉爽的风。

来到了这里。

这个颍川郡守李旻(min)。

乃是是袁家袁逢的门生。

相当客气的在官道旁迎接杨修等人的到来。

随着李旻的指引,杨修将众人安顿好以后,

便委婉的拒绝了李旻的宴请。

因为他要第一时间去荀家,拜访一下自己未来的老丈人,荀爽。

荀爽的宅子,正好在荀彧家隔壁。

因此杨修带着徐晃、张辽,在荀彧的带领下,很快来到了荀爽的府门口。

荀家不愧为颍川第一大族,整个一条街都是荀家的宅子。

荀爽的府邸虽然没有杨家那么气派,

但是浓厚的书墨气息,是杨家所不能比拟的。

杨修随即让徐晃上前通报。

这司阍(hun)一听杨家杨修前来拜访,立马前去禀报。

(司阍:汉代对门卫的统称)

随后门内闪出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文人。

这中年对着杨修做了一辑,开口问道:

“阁下便是弘农杨德祖乎?”

杨修还了礼之后,点了点头。

这中年文人,又缓缓说道:

“在下荀表,家父有请!”

便转身引路。

杨修不敢造次,将张辽、徐晃留在荀府外面,只身跟着荀表进入荀府。

杨修这个老丈人荀爽,是当世大儒,前朝司空。

荀爽与兄弟八人,并称荀氏八龙。

荀爽排行老六,世间更有"荀氏八龙,慈明无双"的评语。

可见荀爽之才能。

杨修小心翼翼的跟在荀表身后,步入正厅,面见荀爽。

只见荀爽一头白发,颇有些仙风道骨的样子。

杨修立马行礼,“弘农杨氏小儿杨修,拜见荀老先生!”

杨修打量着他这个老丈人,荀爽也在打量着杨修。

虽说是家族联姻,但是荀爽今年六十有一了。

老来得女的他,如何能不疼爱自己的幼女。

荀爽看杨修样貌俊美,行为举止又十分妥当。

便开口问道“德祖,可有何专攻之术?”

杨修见荀爽要考自己,心中也有在荀家展示才华的想法,

便答道“修不才,专攻兵家之术,与治国之术,闲暇时间喜好吟诗作对。”

“哦,不知德祖平日可有佳作?”

杨修面露忧愁,缓缓吟道: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此诗,为修年幼之时,见黄巾起义席卷民众,良田皆被霸占时所作。”

“胡乱所做,荀老先生莫笑修之不才!”

荀爽听后,露出了笑容。

可以看出他对自己未来的女婿很满意。

随后荀爽让人将荀采,找到客厅。

杨修初见荀采,便被荀采的样貌深深吸引了。

荀采大概一米六五左右的身高,卧蚕眼,小巧玲珑的嘴巴,粉嘟嘟的脸蛋。

看似弱不禁风的样子,却浑身散发出浓厚的书香气质。

该说不说,汉代对于女子还是比较开放的,并没有太多拘束。

因此杨修才可以直接见到自己的未婚妻,要不然多么难受。

用现在人的眼光看荀采,她绝对是任何宅男心中梦寐以求的女神。

荀采对杨修做了一个万福,杨修马上回礼。

二人都有点脸红,虽没有说话,但眼神的交流已经千丝万缕。

最终杨修打破了尴尬,深情的对着荀采说道: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荀采听后,脸更加的红了,随即退下。

之后荀爽留杨修在家吃午饭。

又经过一下午交谈,荀爽发现杨修之才并不输自己。

心中暗暗称奇。

直到天色已晚,杨修才告退。

夜间杨修与张辽、徐晃三人在荀彧的家中住下。

又经过荀彧的引荐,结识了郭嘉、赵俨、戏忠三人。

夜间几人详谈甚欢,喝的烂醉如泥。

第二天,郭嘉引荐了自己的族兄郭图。

荀彧也将自己的亲弟弟荀谌正式引荐给杨修。

赵俨又介绍杜袭、繁钦、辛毗、陈群四人与杨修结识。

杨修凭借着杨家嫡长子的身份,瞬间融入到颍川世家圈子内。

当然杨修无论对谁,皆是礼贤下士,毫无架子。

因此也与众人相交甚欢。

一连七天,杨修除了每日前去拜访荀爽之外。

其余时间都在与颍川众人谈论国政,饮酒作乐。

当然杨修没有忘记去会稽郡,但是与颍川众才俊交流感情也是必要的。

总不能上来就张嘴说,你们都跟我杨修混吧。

不展露展露才华与抱负,谁愿意跟你去穷乡僻壤。

七天的时间,杨修感觉跟大家伙交流的差不多了,也差不多该起程了。

便在荀彧家里郑重的安排了一顿宴席。

席间,杨修向众人表达了邀请众人去会稽郡的想法。

并表达了在外领兵匡扶汉室的想法。

戏忠、郭嘉、赵俨三人本就因为荀彧的举荐,又见杨修将来必定会有前途。

当即答应一起去会稽郡。

郭图与辛毗本来打算北上去投靠袁绍,但是跟杨修接触下来,感觉杨修也不错。

辛毗的哥哥辛评已经投靠了袁绍。

本着乱世多处投资的想法,辛毗当即答应跟着杨修去会稽。

郭图见自己的好友辛毗,改变主意跟着杨修南下,觉得没人向袁绍引荐自己了。

自己满腹经纶,如果跟着袁绍不被重用,岂不可惜?

随即也答应跟着杨修南下。

杜袭、繁钦、陈群三人,与赵俨交好,看着大伙都纷纷去会稽郡。

气氛烘托到位了,也就一起答应去会稽郡了。

杨修大喜,心里想着:

妈的,给颍川才俊一锅端了,不仅给曹操班底搞了,就连袁绍班底也搞了一半。

杨家嫡子加上大孝子的身份果然非同小可。

众人商议已定,便草草结束了酒局。

纷纷回家辞别父母,准备跟随杨修南下会稽郡。

杨修则是美滋滋的,一晚上都兴奋的睡不着觉。

第二天杨修前去辞别荀爽。

荀爽意外的派长子荀表跟着杨修南下。

杨修心里想着,难道我这么优秀吗?你们都看好我?

光是荀家,就有荀表,荀彧、荀谌,三人追随自己。

杨修已经感觉自己马上飞上天了。

这帮人之中除了荀表年过三十。

其余人皆是二十多岁。

都是意气风发的少年啊,正是干出点事业证明自己的时候。

杨修对自己越来越有信心了。

随即杨修带着这群跃跃欲试的青年,

继续南下。


从颍川南下会稽有两条路。

一条是过荆州从江夏走水路顺流而下。

另一条是走汝南、沛国、经九江陆路南下。

正常来说一般是要走水路的,会节约大量时间。

但是对于历史先知的杨修,选择了走陆路。

因为途经沛国的谯县,那里有许褚。

虽然不路过陈留,搞不来典韦,但是许褚兄弟二人,杨修还是颇有想法的。

杨修自己也知道,收武将,可不像收文人这样,

靠着杨家名声,与自己大孝子身份,就可以手到擒来。

汝南郡,当年是黄巾起义比较严重的地方。

大量起义的青壮年被何进屠杀一空。

因此本来富饶的汝南如今十室七空。

黄巾余党,山贼,在汝南横行霸道。

但是山贼毕竟是山贼,平常欺负一下百姓,打劫一下往来客商还行,

杨修带着二百名精锐铁骑,山贼如何敢骚扰。

因此直至要通过汝南郡,杨修也没看见山贼长什么样。

但是杨修知道汝南郡边界有一个卧牛山。

山上有周仓和裴元绍二人,在落草为寇。

(三国志并未记载周仓,但《山西通志》中记载了周仓,周仓大概率不是虚构人物,廖化是南阳世家子弟,并非黄巾军,因此这里不会出现廖化。)

杨修有意收复二人,因此并没有着急赶路。

而是先分兵五十,保护颍川众人先赶往谯县安顿。

自己带着张辽徐晃,慢悠悠的朝着卧牛山走去。

一百五十铁骑,目标明确,直奔卧牛山,周仓就是傻子,也会察觉到。

当即领兵下山,与杨修迎面相遇。

杨修手里握着一百五十铁骑,与徐晃、张辽二将,倒不怕周仓的二三百乌合之众。

杨修在最前方勒住马,张辽徐晃左右护卫。

只见对面杂兵之中两个大汉,骑着马缓缓出来。

杨修笑了笑,用非常张狂的口气说道:

“你二人可是周仓、裴庆?我乃弘农杨修,今要招降你等,你等可有不服?”

随即杨修又补充了一句:“如若不服,就将尔等全部杀掉!”

对付绿林好汉,最直接的就是实力!

随后徐晃来到阵前,指着周仓喊道

“我乃河东徐公明是也,你可敢出阵与我决一死战!”

这周仓心想,你这当官的骂老子不说,手下小兵也骂老子!

随即,提着长矛出阵杀向徐晃!

徐晃眉头一皱,提槊与周仓大战。

这周仓善用环首刀,对长兵器使用不多,理解也不多。

因此不到十五个回合,便被徐晃生擒。

徐晃骑在马上,用槊指着倒在地上的周仓的脖子。

这周仓毫不惧死,对着徐晃喊道:

“马上功夫不如你,你可敢与我短兵步战?”

杨修听到周仓的话语,远远喊道:

“周仓,本官就满足你,若步战你再输了,便立即投降,跟随本官前去会稽郡赴任!”

“你可敢与本官一赌?”

周仓心想,论步战,他还没有害怕过谁,带着兄弟们被朝廷招安也不是一件坏事。

随即对着公孙康说道“一言为定!”

公孙康朝着徐晃示意了一个眼神。

徐晃随即放开周仓。

周仓回阵,提了一把环首刀,这本徐晃也提了一把环首刀。

二人又在两军阵前开始步战!

这回,二人斗的天昏地暗,三十回合之内,徐晃奈何不了周仓。

周仓虽然有些吃力,但还能应付的了。

又过了二十回合,周仓渐渐力怯。

徐晃趁机卖了一个破绽,引诱周仓来攻,随后身体一闪。

一脚将周仓踹到在地。

结局显而易见,周仓又输了。

周仓也不说话,低着头走向杨修的方向,在距离杨修五步的地方。

对着杨修做了一辑,开口说道:

“在下周仓,字元福,内边的是裴庆,字元绍。今我二人愿意跟随大人。”

公孙康笑着问道“元福,你山寨之中,可有多少人马?”

“主公,山寨共有三百八十人。”

“好,你速速回去将山寨所有的钱财,与众人分了吧,遣散众人。”

“本官再此等候你二人!”

周仓对着杨修抱拳施礼,随后便领兵回寨去了。

对于杨修的决定,徐晃、张辽二人并没有说什么。

因为在他们心里杨修已经是他们一生都要追随的主公了。

一个时辰的时间,只见营寨内陆陆续续分散走出山贼喽啰。

一个时辰之后,周仓、裴庆如约前来。

杨修大喜,带着二人赶往谯县。

谯县不大,但有一个大户人家,姓许。

有兄弟二人,哥哥叫许定字孟康,弟弟叫许褚字仲康。

(古人取字,按照年龄顺序为,孟、仲、叔、季。因许定字不详,所以杜撰许定字孟康。参照司马八达,马氏五常。)

(一切以合理为主,后文将不会出现类似解释。)

二人虽然是世家子弟,但是不好读书。

只喜欢习武打猎,颇有勇力,因带领乡勇打败黄巾军,而远近闻名。

杨修到达谯县之后,立马去许府前去拜见。

对于本就不大的谯县来说,许府可就太好找了。

许府与其他世家府邸不同,府内全是各种兵器器械。

毫无书香气息,公孙康到的时候,见到了许定。

许褚带着家丁去后山打猎去了。

杨修见到许定之后自报家门,道:

“在下弘农杨德祖,久闻谯县许家兄弟大名,今日路过此地,特来拜访。”

得知杨修就是名满天下的大孝子之后。

许定立马回礼,将杨修视作上宾,尽情招待。

这许定虽然一身腱子肉,但是谈吐之间,尽露世家气息。

行为举止,甚为妥当。

正当二人交谈的十分高兴得时候。

只听见门外有人喊道:

“哈哈哈,大哥,今日我在后山猎的一头兽君(老虎)。”

“正好,让你我兄弟下酒!”

只见门外进来一壮汉,身长八尺,腰大十围,单手提虎!

不用猜,此人便是许褚!

这时候许定斥责许褚道“家有贵客,汝休要放肆!”

杨修立马说道“无妨无妨,令弟乃性情众人!”

许褚摸了摸脑袋,尴尬的笑了笑。

杨修又接着说道“在下弘农杨德祖,正南下就任会稽郡守,路过贵庄,特来叨扰!”

许褚一听,立马问道“阁下莫不是孝子杨修乎?”

许定这时候答道“然也。”

许褚大笑,“哈哈哈,杨大人,今日天色已晚,就在我许府安顿,我去扒了这兽君,为杨大人下酒。”

说完便提着老虎去后厨了。


公孙康没想到的是。

这两位曹魏名将,性格如此的不同。

许定虽有勇力,却一身儒气,为人稳重。

而许褚,大大咧咧,简直豪爽到家了。

可能这也是曹操让许定在外领兵,而让许褚在内护卫的原因吧。

当夜杨修与许家兄弟喝的十分尽兴。

张辽、徐晃也与许褚年龄相仿,因此聊的话题很多。

几个人也慢慢的互相熟悉。

等到第二天一大早。

许褚便提着长槊。

跑来找徐晃、张辽比武。

许褚昨夜听徐晃言说当年在雒阳讨贼的经历。

又听张辽说当年并州军如何讨伐黄巾贼。

给许褚听到心中十分痒痒,又见张辽、徐晃二人膀大腰圆,气宇轩昂。

便觉得二人不可小觑。

许褚又在周围郡县没有敌手。

便想着跟张辽、徐晃二人交手试试自己的能耐。

当然曹操给他起的虎痴这个外号也不是白起的。

许褚做事是真不经过大脑。

了解他的人觉得他是性情中人,不拘小节。

不了解他的人,一看就觉得这个人二百五。

杨修听到了许褚的叫喊声,也有意试试许褚的身手。

便让张辽、徐晃二人去跟许褚比试比试。

许褚在院子中央腾出一片空地。

便与张辽在院子里开始比试。

起初,两人都留有余力,后来发现对手的实力不容小觑。

便开始发力,斗到三十回合,不分胜负。

这时候杨修洗漱完毕,缓缓走来。

许定也得到消息,赶了过来。

杨修与许定点头示意,便继续观看二人比武。

只见许褚与张辽又斗五十回合,张辽渐渐力怯。

但许褚仍然一时半会拿不下张辽。

许定便上前制止了二人的比武。

随即对了杨修做了一辑,道:

“幼弟顽劣,让德祖见笑了!”

杨修立马回礼“哈哈哈,仲康果真性情之人,何来顽劣一说?”

随即众人大笑。

许褚跟张辽比完武,之后便闷闷不乐。

因为他自认为自己打遍豫州无敌手,却与一个并州百夫长不相上下。

这让他很是吃惊,因此再也不敢再小瞧天下人了。

当然此时的许褚以为并州军百夫长皆有张辽的实力。

午饭间,杨修端了一碗酒,前去安慰许褚。

“仲康,文远之实力天下少有,你有何难过之处?”

“仲康一身武艺何不出仕?与我等南下会稽,戍守边疆?”

许褚摇了摇头,大大咧咧的说道:

“德祖,我自由父母早亡,幸亏大哥苦苦支撑家业,将我养大。”

“我本欲前去孔伷刺史那里效力,但大哥嫌我做事鲁莽,不许我外出就仕。”

说完,许褚吃了一大口酒。

这时候许定从身后拍了拍许褚的肩膀,对着杨修说道:

“德祖,幼弟顽劣,今后麻烦德祖多多管教!”

许褚转过身,望着许定,许定点了点头。

其实许定知道许褚做事莽撞,怕步入仕途,遭人算计。

现在接触过杨修,以及张辽、徐晃等人。

觉得许褚跟随杨修不至于被人算计。

许家本就家道中落,现在又能抱上杨家大腿,何乐而不为?

许定又对着许褚说都:“仲康,德祖虽比你年幼三岁,但你今后早晚视之如为兄一般,切不可造次!”

杨修大喜,随即邀请许定一起南下,许定以打理家业为由,拒绝了。

但是也并不影响杨修的心情。

他拿着杨家的名声,到处招摇撞骗。

主要他还没有任何世家子弟的姿态,而是礼贤下士。

就杨修目前的班底,将来也足够用了。

接着杨修带着美滋滋的心情,辞别许定。

与众人南下九江郡,直奔江都。

三日后抵达江都。

江都县令是杨家不入流的门生。

见杨修来了,如何能不巴结。

杨修真是不愿意搭理这样的人,便直接向这县令打听道:

”江都可有一姓张,字子纲的广陵人?“

“公子,张子纲先生目前正在书馆内授课。”

“速速带我前去!”

这县令虽然不知道杨修为何如此看重这讲书先生。

胆也不敢违背杨修的意愿,乖乖的前面带路。

江都书院,其实就是城内几个大户人家,一起凑了点钱,开的私塾。

专门请先生教导他们家族的后生。

书院不大,所授学生也仅有十余人。

到达书院后,杨修呵退这县令。

还没进屋,便听的里面张纮正在授课。

于是杨修与徐晃二人便伫立在书院门口。

没有贸然前去打扰张纮。

等到张纮讲完课,已经是两个时辰之后的事了。

张纮将学生送出门外,才发现杨修。

得知门外站着的便是世家大孝子,杨家嫡长子的杨修之后,大惊。

立马将杨修请到草庐内。

张纮边煮着茶,边对杨修问道:

“德祖,不知此来有何贵干?”

杨修笑了笑,“子纲先生已知我的来意,又何必再问?”

“适才授课期间,子纲先生已经发现我的存在了,故意将授课时间延后。”

“想必我已经成功通过了子纲先生的考验!”

杨修说完,二人哈哈大笑。

张纮停下了煮茶的动作。

直接开门见山的问杨修:

“敢问德祖之志乎?”

杨修可不管自己的话是否存在僭越的可能性了。

直截了当的答道“自黄巾霍乱一来,各地豪杰割据州郡,现如今董卓又大肆清洗何进余党!”

“天下诸侯人人自危,快则三月,迟则半年,必将群起而攻之!”

“如此一来,不论胜负,天下将非汉之天下也!”

“修不才,愿意扫平江东不臣,上可随时提兵勤王,下可保一方黎庶安定。”

张纮点了点头,于是当年张纮对孙策说的二分天下之论,便说了出来。

只是主人公换成了杨修。

张纮缓缓说道::

“当年周朝衰落,齐桓公、晋文公这样的人才逐渐发达。”

“王室一旦衰弱,诸侯就只能贡奉一些财物,尽臣子的本分了。”

“德祖若稳守会稽,趁乱夺取丹阳,吴郡兵马,则可划江而自治。”

“待天下有变,自可扫平荆扬二州。那时凭倚长江,奋发威德,扫除群雄!”

“如此上可匡扶汉室,下可隔江自治。”

杨修听到这里,立马以子侄辈的礼节,对着张纮行了一礼。

“请先生早晚教我!”

张纮此时心里觉得,杨家小郎如此礼贤下士,对人又宽和,未必不能成事。

便把杨修扶起,缓缓说道:

“子纲愿意效力主公左右!”

“纮有一至交好友,姓张名昭,自子布,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我当修书一封。”

杨修听罢,大喜。

心里想着:赚了一个张纮,又白送一个张昭是吧!

随即带着张纮,汇合众人。

带着人马过江南下,自不在话下。


扬州的治所在九江郡。

一个靠近江边叫做历阳的地方。

扬州刺史叫做陈温,字元悌。

陈温的字,是杨修的外公袁成给取的。

所以陈温便像看待师长一样看待袁成。

当年袁成去世的时候,这个陈温大哭三日。

而且陈温与袁绍私交甚好,亲如兄弟,

是属于袁家势力中最鼎力支持袁绍的一伙人。

因此当得知杨修要来自己手下当郡守的时候。

十分高兴,毕竟杨修的母亲是袁成的女儿。

所以早就在城内备好宴席,同时也在江边备好船只。

当杨修见到陈温一个州刺史,跑到城门迎接自己一个郡守的时候。

十分惊讶,后来经过交谈得知陈温与自己外公袁成的交集。

便持子侄礼对着陈温做了一揖。

陈温见杨修行为举止,十分妥当,心中不由得感叹。

酒宴之中,二人相谈甚欢。

杨修这边不想耽误时间,因此酒宴过后便辞别陈温,乘船过江。

站在船上,杨修望着滔滔江水。

杨修觉得这个时代的世家门阀真的比他想象的还要庞大。

从雒阳一路南下,他不仅凭着杨家的声望,到处招贤纳士。

就连堂堂州刺史,也好好生招待自己。

随即叹了一口气,又想道:

在这个时代,穷人家的孩子想出息真的太难了。

他们没有书籍,只能跟着父辈起早贪黑的干活。

杨修心中决定要改变这一切,但不是现在……

三日后,杨修抵达会稽郡。

会稽郡守王朗派出大将许贡,

带着一千军队,在边界处迎接杨修等人。

当然王朗是杨彪的门生,

杨修自然不会客气。

不到半日,便抵达了会稽郡的治所,山阴县。

会稽郡面积很大,比徐州、兖州、青州等大多数中原的州郡面积都大。

但是都是荒地,蛮夷居多,人口更是少的可怜。

也只有郡的北面一小块土地能有点人口。

因此便在吴郡与会稽郡交界处,设立治所山阴县。

杨修其实一直想看看这位历史上的曹魏名相王朗,到底如何。

至于三国演义诸葛亮两军阵前骂死王朗,杨修知道,纯粹无稽之谈。

在抵达山阴县后,许贡把杨修带到郡守府,便自行撤退了。

杨修带着荀彧、徐晃二人走进郡守府。

王朗早已在公堂上,见杨修进来说道:

“哎呦,久闻杨家孝子杨德祖,今日一见,果然一表人才!”

杨修看着王朗的样子,三十岁左右,一副能吏的样子。

立马抱拳施礼,“阁下便是王景兴先生吧!”

“早听家父言徐州王景兴,乃治世之能臣!”

“今日一见幸会幸会!”

二人寒暄过后,王朗便立即跟杨修交接了各项事宜。

之后给杨修介绍了会稽郡的功曹,与兵曹。

虞翻,虞仲翔。许贡,许德文。

随后才是宴请杨修。

杨修心里觉得,能当上丞相的人绝对不简单,就这份严谨,一般人做不到!

而且王朗没有因私废公,贸然迎接自己。

真是个人才,可惜他跟这个王朗差了一辈。

要不然他还真想,把这个王朗收为己用。

就杨修自己带着的这批颍川才子,

说实在的,起码现在来说,加在一起都没有王朗一个好用。

这帮颍川才子,刚刚二十出头,正是需要历练的时候,还需要打磨。

至于他们身后的家族放他们出来跟着杨修到会稽郡。

杨修觉得,一是他们本身需要历练,二是他们家族觉得能跟自己结个善缘,也是不错的。

或许他们父辈会觉得自己早晚会回到雒阳,一步登天吧。

翌日。

杨修送走王朗。

便开始着手了解会稽郡的情况。

整个会稽郡只有十一万户,大约五十万人口。

会稽郡与其他郡不同,因为南方山越时常作乱,

因此会稽郡常驻兵马有两万之众,但是郡守无权调动。

这两万人马归扬州讨贼校尉周昕率领。

郡内正常兵力有一千五百,由兵曹许贡统领。

粮食除了维持郡内正常运转到明年秋天之外,仅有四百石余粮。

钱财更是只有两千贯钱。

生铁也是仅有二百余斤。

说白了,在杨修看来现在会稽郡,穷的只剩裤衩了。

夜间,杨修找来虞翻、荀彧、许贡,三人前来商议。

(大多数人都记得许贡死的贼窝囊,他的家客,干死了孙策。其实许贡是汝南大族许家人,与许靖、许劭为同族兄弟,包括许攸也是出自南阳的许家分支。)

见三人都到齐了,杨修缓缓说道:

“文若、仲翔、德文,我今日见会稽郡账目,简直是穷困潦倒。”

“本官有意用杨家资产扶持会稽郡!不知三位可有何建议?”

虞翻、许贡二人闻言大惊。

其实二人之前觉得杨修不过是来这里渡一层金的。

一年半载的就会调回雒阳。

不来祸害会稽郡就不错了。

但是杨修的开门见山,要用他带来的钱财,来发展会稽郡。

在虞翻和许贡看来,这不是有钱烧的吗?纯败家子阿!

杨修见虞翻许贡二人有所迟疑。

便接着说道“修为一方父母官,便要为民做事,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乃本官之所愿也!”

“修领会稽郡守,并非为了镀金,若是镀金何不在雒阳附近出任郡守?”

杨修笑了笑,又吹了一句牛逼:

“不出一年,修便会领扬州牧,因此发展会稽郡,并非胡闹!”

杨修肯不不能告诉二人,自己在这发展自己的基业,不走了。

只能先吹个牛逼,告诉二人杨家没有让他回雒阳的打算。

虞翻、许贡二人,看着杨修坚定的目光。

随即许贡说道“郡守大人……。”

还没等许贡说完,杨修打断了他的话“我等表字相称即可!”

“不要过于在乎官位,只要能为百姓做实事即可!”

许贡停顿了一下,重新说道:

“德祖,依我看,目前应该先购买粮草、组织百姓开垦荒地,明年自会好起来!”

在杨修看来,这许贡的话,就像放屁。

但他不能表现出来,只能点点头,表示认同。

随后虞翻看着杨修问道:

“德祖,我有一策,可一劳永逸,不知德祖敢吗?”

杨修一听立马来了精神。

“愿闻仲翔高论!”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